麻风树又名膏桐、小桐子、芙蓉树、柴油树、青桐木、假花生、臭油桐。大戟科灌木,高3-4米,多为药用栽培植物。以树皮、叶及果实(包括榨油后的渣饼)入药。麻风树树皮光滑,种子呈长圆形,种衣呈灰黑色。中医认为它性寒,有散瘀 、止痛作用,也可治跌打损伤及皮肤瘙痒。麻风 树全株有毒。茎、叶、树皮均有丰富的白色乳汁,内含大量毒蛋白。种子毒蛋白浓度最高。其毒蛋白的毒性与蓖麻毒蛋白类似。种子中还含有少量氰氢酸及川芎嗪。毒蛋白有强烈的胃肠道刺激作用,甚至可以导致出血性胃肠炎。
麻风树原产热带美洲,现广泛分布于世界热带地区。麻风树传入我国已有300多年,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四川、贵州、云南和台湾等省区,现有资源以云贵川地区为多。在云南,麻风树广泛分布于金沙江、澜沧江、红河、怒江等江河沿线的干热河谷区,红河州、楚雄州、临沧市、大理市和丽江市均有分布。在四川,麻风树集中分布在攀西金沙江、雅砻江和安宁河干热河谷区,攀枝花市和凉山州的麻风树资源比较丰富。泸州赤水河流域也适宜发展麻风树。在贵州,麻风树主要分布在红水河流域的南、北盘江沿岸干热河谷地区,黔西南州和黔南州麻风树较多。
麻风树为喜光阳性植物,根系粗壮发达,具有较强的耐干旱瘠薄能力,枝、干、根近肉质,组织松软,含水分、浆汁多、有毒性而又不易燃烧,抗病虫害。原产美洲,现广泛分布于亚热带及干热河谷地区,我国引种有300多年的历史。由于该树种植可用杆插法繁殖,而且成活率高,生长速度快,头年就有收成,产量逐年增加,果实采摘可达50年。近年来,由于退耕还林的推动,各地大量种植。
麻风树为多年生耐旱型木本植物,适于在贫瘠和边角地栽种,栽植简单、管理粗放、生长迅速,麻风树林3年可挂果投产、5年进入盛果期。果实采摘期长达50年,果实的含油率为60~70%。麻风树可全株开发,其果实、枝、叶均能利用。麻风树种子含油率高,经过加工可制成生物柴油。麻风树种子、树皮、叶、根和乳汁中含有多种成分的生物药源,可提取制作生物医药和生物农药。麻风树种子加工后的油饼蛋白质含量较高,脱毒后可制作生物饲料,未脱毒的可制作优质的有机生物肥。另外,麻风树茎叶有毒,牲畜不吃,病虫较少,不易燃烧,可作为田间地边的生物篱和防风防火屏障。经改性后的麻风树油可适用于各种柴油发动机,并在闪点、凝固点、硫含量、一氧化碳排放量、颗粒值等关键技术上均优于国内零号柴油,达到欧洲二号排放标准,被称为生物柴油树,是最有种植潜力的油料作物品种。培育麻风树能源林,利用其种子提炼生物柴油是麻风树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近几年,我国四川、云南、贵州一些科研院校相继开展了麻风树资源培育和开发利用研究工作。目前,国内外有关能源企业也在关注我国麻风树发展潜力,纷纷投入麻风树培育开发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