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航空燃油技术创新难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原料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生物航空燃油的原料包括动植物油脂、废弃食用油和微生物油脂等可再生资源。这些原料的种类繁多,能量密度小,水含量高,形态多为固态或液态,成分复杂多样。例如,地沟油含有大量的脂肪酸类化合物,其含氧量高,这会影响炼化装置催化剂的活性和稳定性。
转化过程中的技术挑战:生物质和航空燃油的成分差异巨大,生物质转化为航空燃油的过程需要满足一系列苛刻的理化指标,以确保飞行的安全性。现有的转化途径虽然有了一定的产品标准,但成本较高,难以实现商业化运营。此外,生物质中的氧含量高,转化为燃油的过程通常需要加氢脱氧,而工业上氢气主要来源于天然气,我国的天然气储量有限,这增加了成本和供应的难度。
催化剂的问题:目前使用的加氢脱氧催化剂主要来自石化行业,这些催化剂并非专为生物质设计,使用过程中会产生设备损耗和成本上升的问题。因此,研究基于生物质的加氢脱氧催化剂是当前的一个发展热点。
生产成本高:尽管技术不断进步,但生物航空燃油的生产仍面临技术挑战,如提高转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此外,原料的稳定供应和提炼技术的提高也是影响生产成本的重要因素。
市场推广和经济性差:由于生物航空燃油的市场推广不够、标准制定不完善、碳税政策不明确等因素,导致其价格扶持不到位,经济性较差,市场化过程中受到较大阻力。
应对策略:
加大研发投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于纤维素生产乙醇、海藻提炼等先进技术,提升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政策支持:政府应出台更多政策鼓励航空公司使用生物燃料,并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支持措施。
优化原料供应:确保原料的稳定供应,优化提炼技术,降低生产成本。
开发专用催化剂:研究基于生物质的加氢脱氧催化剂,减少设备损耗和成本上升的问题。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应对生物航空燃油技术创新中的难点,推动其商业化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