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第五届亚太国际生物质能高峰论坛特邀嘉宾——周建斌
议题
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林业生物质能源是生物质能源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具有可再生、绿色环保等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优点,是当代社会非常重要的新能源。我国林业生物质能源的发展目前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国家政策难于推行、原材料供应匮乏、资源分散导致收集困难、市场竞争力较弱等。结合这些问题,提出五条发展建议:重视规模化培育、加强科学技术指导、加大各方支持、调动企业开发积极性、与其他项目相结合。力争通过多种举措,促进林业生物质能源产业的健康发展。
林业生物质能源是林业生物质本身所固定和贮藏的化学能,由太阳能转化积累形成,通常通过直接燃烧、热化学转换、生物转换、液化等技术加以利用的能源,主要用于气化发电、供热、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林业生物质是指以木本、草本植物为主的生物质,主要包括林木、林业、林副产品及废弃物、木制品废弃物等。
近年来,能源价格不断上涨,世界各国都在减少能源对外依赖、提高能源供应安全系数以及减少排放方面积极采取措施。为推进能源替代、缓解资源与环境的压力,新的、可再生的生物质能源成为全球研究热点,生物质能源被认为是解决全球能源危机的最理想途径之一,林业生物质能源是生物质能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嘉宾简介

南京林业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教授
周建斌,男,1965年9月---,博士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南京林业大学林产化工专业,一直从事生物质热解(能源)与炭材料的教学、研究与产业化工作。现任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系主任、中国林产工业协会活性炭分会副秘书长、中国林学会林产化工分会活性炭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兵工学会活性炭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活性炭测试委员会常委。
培养硕士、博士研究生20余名,发表学术论文7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5部,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省部级及企业科研、产业化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省部级鉴定成果12项,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多项。入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及“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计划,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主要研究成果与产业化情况:(1)在国内外首次系统提出并研究生物质热解气(液)化联产炭(活性炭、工业用炭、民用烧烤炭或炭基肥)、气(发电或供热)、液(液体肥、消毒、杀菌剂)、热等多项产品技术,并在徽、苏、湘、冀、滇、鲁、浙、赣等地规模化建厂投产,实现了农林生物质材料高效、无公害、资源化利用,解决了农林加工废弃物(特别是农作物秸秆)造成的污染及资源浪费。
(2)系统研究、提出能源自给型物理法和化学法活性炭清洁生产新技术理论并产业化,研究并实现了物理法炭、活化一体化技术,实现了活性炭能源自给及清洁生产,减少了活性炭生产中能源与原材料的消耗。
南京林业大学周建斌教授团队,经过近20年的探索, 在国内外创新性的研究了“生物质气化联产电、炭、肥、热(冷)技术及产业化”工作,对我国乃至世界的生物质能源(气化发电、供热、供暖)、活性炭、工业用炭、机制炭棒(民用烧烤炭)、炭基肥料及生物质液体肥料行业的重要意义如下:
(1)创新颠覆了传统生物质气化(能源)的历史,这项技术不仅有生物质能源(100多年),还可以生产生物质炭、肥料!
(2)创新颠覆了活性炭生产的新历史(传统活性炭生产需要烧煤)(100多年),本技术生产活性炭过程中不仅不需要外加能源,在生产活性炭过程中还可以发电、供热、产肥料!
(3)创新颠覆了几千年的世界烧炭的历史(传统的烧炭污染环境、效率低等)(3000多年),本技术在生产炭的同时还可以发电、生产肥料!
(4)创新了肥料的历史(使用炭基肥料、生物质提取液肥料,本技术可以直接减少肥料用量10%-30%并且具有一定的药效,同时修复退化、污染的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