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新能源网、中国生物质颗粒交易网(51keli.com)联合业内多家知名会展、媒体共同发起的《CBPC&CBHPC 2020 第三届中国生物质能源大会》5月28日在浙江开元萧山宾馆 — 开元厅隆重举行。
现场百余名与会者共同见证了2020年国内首次生物质能会议的顺利召开!

和往年一样,《大咖圆桌会》环节精彩万分,脱离了讲稿的束缚,专家们纷纷上台吐露心声,围绕着“如何看待新冠疫情对产业造成的冲击”以及“十四五生物质能源政策与趋势展望”等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主题一,如何看待新冠疫情对产业造成的冲击
洪浩:我觉的这个问题可以稍微改下,不要光谈冲击,也谈谈机遇。一件事情的发生不仅会有负面的影响,也会有正面的影响。作为行业的一份子,就要去找正面的影响,哪怕只有1%,最后也可以通过努力把它变为100%。大家一定更想了解疫情来临了,对于我们生物质能源行业的机遇。
目前疫情限制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入口,一个是出口。
入口是怎么看待或怎么定位我们生物质能源这个行业?17年我觉得那一年很难了,生物质能源差点被污名化,直接把我们定义成高污染燃料,哪还有发展前景?在当时雾霾那么严重的情况下,定义成高污染燃料基本上就是判了死刑了。当时环保部还有广东省广州市都是有不同的意见跟看法,我们组织了400多封各类的信函过去,最后把这个事给翻过来了,但是这个事情背后没那么简单。
出口是什么标准?为什么把生物质能标准定的这么高?还是限制产业的发展,污名化也是要限制产业的发展,为什么生物质能要被限制发展?
其实做这个行业,我觉得我们得分析自己,我们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这个时代的大背景,4个字,能源革命,谁革谁的命,可再生能源革化石能源的命,我们是革命者,革人家的命去了,你让人家不反抗可能吗?谁势力大?肯定是人家势力大,我们1%,人家80%多,这1%跟80%多的斗争,想不付出点代价就成功,凭什么?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博弈战场,我们要经受博弈的考验,所以无论是入口也好,出口也好,对我们实施的管制、约束、打击,得有承受力。
还是那句话,行业不是想打压就能压下去的,也不是给钱就能扶起来的,最终行业的发展还是靠市场。所以最终要问市场是否需要我,我为市场做了什么。企业必须要创造价值,在哪创造价值?在市场上创造价值,你不能创造价值,为什么要你?所以疫情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好事,拨开迷雾见真情,原来我们是什么样就显露出来了。疫情来了,在符合环保要求的情况下,大家更在乎成本,我们的优势就显出来了。这就是疫情带给我们行业的机遇。
当然我们可以举出一堆理由,包括清洁能源的定义,清洁能源居然没有生物质,有天然气,谁定义的?拿辞海查查清洁能源怎么定义的?上面有天然气吗?定政策的时候考虑这个问题吗?没考虑吗?不可能。这背后其实是一种博弈。
我们现在作为被博弈的人,站在前台又比较弱小的行业来讲,一定会经历成长的阵痛,我们现在是少年,但是未来有成长的空间。我们现在才是九点的太阳,人家化石能源是下午四五点的,但不让人发光也不对,得看着他慢慢落下去。
庄会永:对于这个问题,我们还能在这里开会,说明冲击还不够彻底。冲是冲击,机是机遇。相比餐饮、旅游等行业来说,生物质能源行业算是幸运的。目前来说,燃气价格比较贵,电改成本比较高,我们拥有一个很好的生物质供热的发展市场。疫情对于我们可以说是逆势而上的机遇。
我们现在新疆等地同时开工建的几个生物质电厂,当时全都是在疫情最紧张的时候,我们用人肉战术,把项目的工开了,把事业往前推。我们应该在疫情期间以优秀的开工复工率带动农业增收、带动产业发展。
王勤辉:生物质能源在我国历史悠久,但是起步很晚,比较大规模发展也是2000年以后。
近年来都是靠着国家的补贴在发展,近两年也算是完成了各种各样的指标。实际上后面的补贴资金还不够,下一步对整个行业的挑战是很大的,项目需要不依靠国家补贴继续生存下去,是在座各位要努力的方向。
马守国:我们是一家生物质颗粒企业,疫情期间,目前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颗粒的销售,第二个是原料的采购。对于秸秆,包括农林畜牧业的固体废弃物影响不是太大,但对家具厂那些废弃物影响是比较大的。第三个问题是,疫情对今年冬季推广清洁供暖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危机有,但是我觉得机遇也是非常大的。
马培碧:就我们企业自身来说,疫情冲击影响并不大。业务方面反而还有所提升。去年下半年到目前来看,供热方面的业务提升了两倍还多。当然,这次疫情短期内给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打击,很多企业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不过相信下半年一切都会好起来。
史永良:这次疫情,可以说是危中有机。比如医疗废弃物的处理,环境治理,能源安全,新型保健药物的开发,其实都可以找到生物质应用的新领域。企业可以从单一的盈利模式,考虑转向多元化盈利,去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寻找合作机会,谋求共同发展。

主题二、“十四五”生物质能源政策与趋势展望
洪浩:关于未来十四五发展的建议,我觉得对我们来讲就两条,第一个我们这个行业确实需要加强宣传。现在已有十几个两会代表关注到这些问题,未来会有更多的代表关注到我们,只要你在那,你做的事情就不会有人看不到,要相信最终大多数人是会认同真理的。目前有些大型企业也在进入到我们这个领域,甚至以前是搞化石能源的,现在也来参与到生物质能源中,真正让能源市场的主力军进入到我们这个领域,对行业未来的发展是好事。
第二个我觉得生物质能也好,其他能源也好,还是之前所说的要还原能源的商品属性,我们做的是一个商品,你把商品做好,是不是成本最低,是不是品质最优。作为中国人来讲,就4个字,物美价廉。尊重市场的规律是未来我们行业发展的唯一机遇,我认为这是产业壮大的来源。所以我觉得十四五期间政府可能会更多的使用市场化的手段,让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各个产业去竞争。
在某一个报告或政策上写没写上我们的名字不重要,重要的是之后我们在市场上做出来东西,能不能得到认可。事情是靠做出来的,不是靠喊出来的。我对我们这个行业非常有信心,也希望我们能一直走下去。
庄会永:第一是政策。不需要特殊的关照政策,只需要公平的准入政策。煤改电、煤改气要是加上煤改生物质,就没有电和气的事了。这三年大气污染治理优化,补贴了1000亿,绝大部分是改电改气,现在又倒着把气、电改成生物质,这就是市场经济在说话。
在可再生能源中,客气的说生物质占三分之一,风、光各占三分之一,不客气的说生物质应该占半壁江山,光伏、风电分另外一半。虽然小型的生物质发电效率不如大型机组,但是它是分布式的、城乡的生物质热电加起来效率可以达到80%多,瑞典的技术可以达到97%,正好是中国燃煤发电效率的两倍。所以政策上要把在可再生能源中对生物质能支持的欠账找回来。我们现在只有10%,不要太多,至少到30%,上千亿的市场,这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第二就是排放,排放对我们不合理的约束。生物质固体燃料用的是天然气气体燃料的排放标准。愿望是好的,希望生物质燃料能达到超低排放的标准,但现实是即便达到了也不能得到同等的煤改气政策,也不会给超低排放的电价补贴。
第三产业发展前后分块去看待,生物质能要么就来自能源,项目规划小、转化效率低等等问题;要么就是固废物处理。我们不能总是把两边割裂开来看(生物质能不但是废弃物处理,也是可再生能源)。不要等到秸秆遍地焚烧,狼烟滚滚的时候再来考虑这个问题。说是要把生物质秸秆收集的费用补给农民,东北几千万的秸秆收集费用层层分发下去,真正到农民那可能就没了。通过终端应用企业、生产企业,把补贴给企业,再由企业调动农民去收集,这个我觉得是目前的可行之路。当然,如果再在秸秆收集农业终端加补贴,那更是锦上添花,对我们发展更有利。
刚刚山东政协出了一个调研,某地农委提出今后要增加秸秆用在能源转化上的量,这样给农民增收,对环保意义更大。所以说政策的问题还是很重要的。
为了产业发展,第一是装备,第二是装备,第三是装备,同等政策下装备的问题是决定生死的,其他都可以学。
肖明松:政府部门在启动农村方面一些生物质能源等项目时侧重点会有所不同,农业农村部希望解决秸秆污染和农村的能源问题;能源局的想法要通过大规模的利用方式来解决常规能源的替代。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思路,很难形成统一的认识。
对于生物质能源方面的政策与趋势展望都是属于顶层设计方面的问题,在目前这种低油价的状态下生物质能可能暂时不会有太大的起色。生物质能的发展是由市场需求决定的。如果从能源角度出发,生物质价格上讲没有优势,但从环保、废弃物处理方面进行利用可能会有很大的出路。
我认为还是要看一个大的走势对我们带来的一些影响,现在还不太好预判。低油价目前看来一时半会还不能缓解,而且有愈演愈烈的状态。这种趋势是生物质能企业需要关注的。但从长远来看,整个产业无疑是在向好的方面发展。
马守国:生物质能的排放像二氧化硫等就非常低,但是某些地区的就是不给办。现在好多企业想要进入这个产业,最终还是没有进场,为什么?是因为不批这样的项目。
这次两会有4个代表对生物质能提出了建议,我觉得有关的部门肯定要抓一些措施的。现在山东省也对生物质这块进行了详细的管理,我觉得这个问题以后肯定要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生物质供暖确实是干净、卫生、方便,从环保来说,这就是优势,要大于电,要大于气。
国家政策我们不要也是不行的,比如现在我们推广清洁供暖,价格要高于煤,要是没有相应的补贴,那么对我们推广会造成困扰。我们目前还是看好生物质供暖这一块的,相信未来会迎来更好的发展!
未来,我们欢迎更多的生物质人来大会现场交流,为行业发声,就是为自己发声!
马上关注公众号,不要错过下一次精彩活动!

关于大会
在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清洁能源转型的全球趋势中,生物质能是一颗耀眼的明星。生物质能的发展早已经成为全球性风潮,在发达国家,生物质能源的位置极其重要,尤其像欧盟各国、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已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中国的生物质能虽然在起跑线上落后,但是现在国家给予了生物质能前所未有的重视,相关政策纷纷出台。生物质成型燃料正在成为国家鼓励推广的发电和供热清洁能源选项。综合来看,生物质供热有望成为清洁供暖的“生力军”,市场潜力巨大。生物质质能行业的发展前景无比广阔,势必迎来爆发性的快速发展。
值此产业奋起之时,中国新能源网、中国生物质颗粒交易网、能源通、颗粒通联合业内多家知名会展、媒体共同联合发起《中国(国际)生物质颗粒燃料与设备供应商大会》与《中国(国际)生物质供热与发电大会》——简称《中国生物质能源大会》,旨在建立一个农林废弃物利用、生物质供热、生物质发电、生物质颗粒行业上下游企业线下交流与行业权威信息发布的平台,为共同促进行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2019年5月,第二届大会在杭州成功举办。近300位生物质能业内人士:包括设备生产商、投资者、采购商、专家学者等参与了本次大会,现场座无虚席。与会嘉宾们发表了精彩的演讲,分别对行业政策、产业标准、新产品开发和项目实践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和介绍。现场进行了《2019 中国十佳生物质颗粒厂》和《2019 中国创新生物质颗粒厂》的颁奖仪式,一时将大会热度推到顶点!
本次大会将汇集:农林废弃物利用企业、生物质原料供应商、生物质颗粒厂、颗粒进出口贸易企业、颗粒采购商、生物质废弃物收储运设备供应商、生物质成型及配套设备供应商、生物质锅炉与炉具设备企业、热力电力设备企业、热力电力项目运营商、检测认证机构、投资机构、技术专家学者、产业园区、地方政府机关、政策制定、研究者等生物质能行业精英济济一堂,共同展望产业发展的未来。
平台简介
《中国新能源网》是目前中国领先的新能源信息平台。2017年初,旗下推出《中国生物质颗粒交易网》以及《颗粒通》服务体系,为中国的生物质成型燃料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平台。
目前已有超过1600家颗粒企业注册加入了此大数据平台,在线供货量超过1700万吨,为行业采购和企业推广提供了极其便利有效的信息渠道。
同时《中国新能源网》旗下开设《中国生物质能源网》、《中国生物质锅炉网》等面向生物质设备、生物质供热工程企业的平台,共有800多家生物质设备企业注册加入了这些平台。为相关企业的品牌推广、行业的数据信息整理归集起到了重要作用。

行业旗舰盛会 企业沟通桥梁
咨询热线:
刘经理 0571-28068180
董小姐 0571-28068199
夏经理 0571-280681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