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8日上午,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在北京举办了主题为“清洁能源与气候变化”的第二届中国——秘鲁高校跨文化研讨会,旨在针对气候变化问题,分享中秘两国在发展清洁能源、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政策、各自的优势、经验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促进两国在清洁能源与气候变化领域的务实高效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活动主办方中国长电国际(香港)有限公司代表首先致辞。清华大学中拉清洁能源与气候变化联合实验室主任刘德华、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能源规划研究所副所长张富强,秘鲁天主教大学机械工程教授,自然、地球和能源研究所成员奇里诺斯,秘鲁埃桑商学院教授、国际儒学联合会(ICA)成员、利马市政府顾问蒙塔尔沃作为嘉宾,围绕清洁能源与气候变化以及两国清洁能源合作展望展开讨论。责扬天下管理顾问公司副总裁代奕波主持了本次研讨。

研讨会主办方长电国际表示,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导致了越来越多的极端天气和自然灾害的发生,气候变化已成为全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秘两国都通过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在此目标下,两国都致力于发展清洁能源。但基于各自的自然条件、发展阶段的不同,清洁能源在实现各自气候变化目标中的作用、面临的挑战各不相同。值此中秘建交50周年之际,三峡集团组织本次研讨会,期待来自中秘双方的专家学者能够擦出智慧的火花,让地球变得更美好。
清华大学刘德华教授指出,清洁能源是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着力点。中拉发展背景相似,资源互补性很强,中拉在应对气候变化与资源、能源需求挑战方面存在着广泛的共同利益,这是开展合作的有力背景。
国网能源研究院能源张富强副所长带来了电力行业角度达到双碳目标的路径探讨。张博士表示,以电力供应总成本最低为目标优化电力减排路径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关键问题和政策建议,科学谋划煤电转型路径、构建多元化清洁电源供应结构。
秘鲁天主教大学奇里诺斯教授,为大家介绍了气候变化对秘鲁的影响,分享了目前包括风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并表示秘鲁已从国家层面建立国家发展战略计划,应对气候变化;高校研究方面,也已有很多高校研究小型太阳能发电在城市中应用、农业垃圾发电、生物质发电的可行性等问题。
秘鲁埃桑商学院蒙塔尔沃教授,也肯定了今天的活动主题和交流成效。蒙塔尔沃强调,秘鲁从90年代初就开始关注气候变化问题,已对国家和民众层面,开展重视环境变化和循环经济的宣传和普及。今年国家层面也推出了循环经济公约,让民众意识到公民对环境保护的责任。中国的许多政策和技术都值得借鉴,秘鲁政府目前已经和中国政府和企业开展可行性商谈,期待未来在电动汽车、热能应用等方面进一步合作。
在随后的互动讨论中,刘德华教授介绍了中拉清洁能源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和合作方向,强调培养年轻人、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性。张富强博士提出了在技术上合作的可能性。蒙塔尔沃教授期待中秘在可持续矿业、学术交流中加强合作。奇里诺斯教授提出应首先构建合作交流体系,建立共同推进工作的合作机制,技术本地化,从小项目做起。

研讨会同步进行了中文、西班牙语双语直播。截止发稿时,线上观看人数已达25万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