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在2023北京国际风能大会暨展览会(CWP2023)上,各大风能企业亮相了自己的新产品和解决方案。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市场,近年来的蓬勃发展为全球风电厂商及相关行业带来了巨大商机,也将全球目光聚焦至这一潜力无限的市场。
中国风电全产业链优势显著
当前,面对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和气候危机,各国纷纷明确能源转型战略,作为最成熟、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可再生能源之一,大力开发风能资源是建设零碳世界、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这离不开富有韧性的风电产业链、供应链的支撑。
在此次CWP2023上,除了大型风电整机生产企业,还有大量配套服务企业参展,涵盖整机、零配件、勘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工程装备供应商等风电全产业链。
北京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子刚对《证券日报》记者介绍,公司此次展示了3.0时代的风电集控平台,该平台突破“数据采集-数据使用”短链条制约,通过大数据分析、AI等新一代数字技术手段,根据不同企业集团的业务需求,形成个性化管理和业务指导,成为风电预防性运维的重要支撑。
在中国宝武展台,其工作人员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中国宝武为行业带来了BaoWind绿色风电解决方案,通过高端材料助推风电大型化,高效化发展。BWIND风电结构高强钢替代Q355型钢材,可以减少风电塔筒重量7%左右,单个塔筒减少碳排放30至60吨,宝武的高效硅钢还可以提升风电发电机的效率。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在CWP2023表示,过去的十几年,全球每年新增风电装机有40%至50%是在中国,基于此规模需求,中国才拥有了完整的风电供应链、产业链。
风电作为代表性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是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方向。中国的风电产业已实现从技术研发到设备供应,再到检测认证和配套服务等方面全覆盖,在风电领域已经形成一条高度专业化、国际化的业务链。
据CWP2023公布数据显示,作为全球最大风电市场及最大风电装备制造基地,我国风电零部件及整机产量占据全球60%以上市场份额,关键零部件的产量占到全球市场的70%。此次展会有千余家企业参展,其中国际展商占比25%,来自30余个国家和地区,将集中展示企业前沿产品和解决方案,全面呈现风电全产业链的最新发展动态和趋势。
技术创新为行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得益于政策推动和行业共同努力,近年来,我国风电行业产品和技术创新步伐明显加速,大兆瓦机型推陈出新,智能化水平加速提升,配套产业不断升级。叠加风机投标价格不断降低,风电度电成本稳步下降因素,风电竞争力进一步凸显,技术创新正在为风电行业快速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在阳光电源展台,公司风能事业部研发总经理梁信信对记者介绍,此次阳光电源携一流的风电电能转换产品和方案亮相风能展,阳光构网型双馈风电变流器,不仅是国内首台通过现场实测的构网型风电产品,也是在阳光电源历时四年的技术攻关后,一次里程碑式突破。目前,阳光电源已全面验证了在各种复杂电网环境下,构网型风电变流器的主动支撑电网和孤岛运行能力,以硬核技术不断赋能“构网时代”。
技术创新始终是风电产业赖以发展并蓬勃的根基,更是产业降本及保证可靠性的关键途径,当前中国风电已具有较高国际竞争力的风电机组技术研发水平,离不开技术的不断创新与升级。
“我们发布了两款新一代陆上风电旗舰产品,可以运行20年至30年,满足国内国际认证,支持项目的定制。”金风科技产品与解决方案中心副总经理兼国内陆上产品线总监周桂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金风科技产品与解决方案中心总经理赵祥介绍,风电行业新机型年发布数量从2020年的90个,到去年已经增至223个,创新产品规模逐年增加的背后,是科技创新带来的内生动力,以及行业需求多样化、规模化开发的外部需求不断。
在新技术、新方案的推动下,中国的风电装机规模进一步扩张。据国家能源局消息,今年前8月,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超1.9亿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超1亿千瓦。其中,风电新增装机2892万千瓦,比上年同期多投产1278万千瓦。截至今年8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7.6亿千瓦,同比增长11.9%。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4亿千瓦,同比增长14.8%。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王大鹏在CWP2023表示,当前中国风电产业不仅具备大兆瓦级风电整机自主研发能力,而且形成了完整的风电装备产业制造链,制造企业的整体实力与竞争力大幅提升,在大容量机组研发、长叶片、高塔架应用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水平,新技术应用不断涌现,以激光雷达为代表的新型传感技术、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的智能技术,使得风电的整体管理变得更加高效。
王大鹏说,“双碳”目标为我国能源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基本遵循,风电产业迎来了历史性的机遇期,发展前景广阔。(本报记者 郭冀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