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双碳”目标在世界范围内的推进,寻找低碳甚至零碳的能源解决方案迫在眉睫 ,氢能凭借其燃烧产物仅为水的特性,被视为未来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解水制氢作为制取氢气的重要技术路径之一,相较于传统的化石燃料制氢方法,具有显著的环保优势。
在电解水制氢过程中,电极材料的选择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电解效率、能耗以及电极的使用寿命。理想的制氢电极材料应具备良好的导电性、电催化活性、化学稳定性以及机械强度。目前,广泛应用于制氢电极的材料主要包括过渡金属氧化物及其化合物、金属合金材料以及碳基底复合材料等。
2025年6月30日-7月1日,“CGH2025中国绿氢博览会 & CEC2025中国电解槽大会”将在青岛举行。中集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制氢电极事业部副总经理王国峰出席大会并分享《低成本、长寿命、高性能——纯镍纳米尖锥结构制氢电极材料》的主题报告。

王国峰,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硕士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先后任广东省产业发展研究会产业政策部部长、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华南分院院长助理(分管东莞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中心)、华夏幸福基业股份有限公司环深圳事业部研发中心总经理、广东中科卫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深圳鹏瑞集团有限公司产业研究院院长等职,长期从事宏观经济、产业政策、产业规划研究,有丰富的产业孵化运营经验,参投多家硬科技制造业企业,拥有多项发明专利。2025年1月正式加入中集海洋工程有限公司,负责高性能制氢电极业务的市场和资本运营。

中集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注册资本23.35亿元,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集团)一级子公司,是中集集团海洋工程板块的控股平台和综合性研发平台,设有海洋工程总装研发设计国家工程实验室(深圳)、广东省智能海洋工程创新中心、深圳智能海洋工程制造业创新中心等研发平台。2022年起,在原有海洋工程装备业务的基础上,重点布局清洁能源电解水制氢业务。
鉴于当前大规模绿氢生产项目,正从示范验证阶段迈向长期规模化运行阶段,业界对“高性能”的要求向“高性能、低成本、长寿命、不衰减”的综合性要求转换,中集海工绿氢实验室将纯镍纳米电极作为重点攻关方向,历经3年产学研合作攻关,开发出新一代纯镍纳米尖锥结构电极材料,突破了镍原子易于团聚成球状的限制,可在纯镍基骨架上形成密集、均匀、坚固的纳米级尖锥结构,相比传统的球状纳米表面结构,比表面积进一步提升,同时尖锥结构有利于提升电解效率和气体脱附效率,经实际安装上电解槽检测,性能、寿命等相对传统镍基电极有大幅提升。早期电解槽客户实际运行已超7个月,经检测运行稳定,性能不仅不衰减,还会随着工作时长逐渐提升。目前已在深圳龙岗建成量产线,期待与广大电解槽企业合作,共同完成1000Nm³以上大型电解槽示范验证。
同时,材料研发团队还在积极布局高性能扩散层材料、AEM电极材料、耐腐蚀双极板材料,努力成为制氢装备优秀材料方案供应商。


CGH 2025 第二届中国绿氢博览会
CEC 2025 第二届中国电解槽大会
2025年6月30-7月1日
山东青岛
活动官网:http://www.china-nengyuan.com/CGH/
《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出,加强氢能、绿色液体燃料等领域标准供给,稳步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及可持续燃料产业,稳步推动燃料电池汽车试点应用,有序推进全国氢能信息平台建设,稳妥有序探索开展管道输氢项目试点应用,推动各地建立完善氢能管理机制,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风电、光伏、氢能等领域合作。
今年,全球氢能网H2.china-nengyuan.com旗下全球氢能大会组委会继续深耕氢能领域,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使命,通过整合资源、创新形式、深化合作,举办“2025 第二届CGH 中国绿氢博览会”和 “CEC 2025 第二届中国电解槽大会”续写氢能活动新篇章。
T展台¥18800/展位,A展台¥13800/展位

咨询活动请联系:董经理 19957156850(微信同号)

线上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