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8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张华民莅临北京绿钒交流指导,重点参观了测试中心、电堆生产线等,并为绿钒团队以“钒液流电池储能技术、产业格局、市场需求与发展前景”进行专题讲座。

绿钒创始人、研究院院长胡波博士代表绿钒团队对张华民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汇报了绿钒成立至今的发展情况,张教授对绿钒的100kW“超级电堆”及Vstorage储能系统的开发状态和技术水平表示肯定。

随后张华民教授为绿钒团队进行专题讲座,张教授在讲座中表示:“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实现碳达峰目标的关键窗口期,也是新型储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将直接促进新能源的消纳,解决发电时间与负荷侧用电时间不匹配的问题。
全钒液流电池可以满足大型储能电站对储能技术“大规模、大容量、高安全性、低成本、长寿命、长时放电及环境友好”的需求,是最适合长时储能的技术之一。
最后张教授提及,做产业,需要技术和人才,技术需要积累创新,人才需要培养锤炼,基础必须扎实坚固。以钒电池为例,电解液:做出来容易,做好难;电堆:能做出来,稳定、可靠、性能是挑战。呼吁钒电池产业扎实坚固基础,并期待绿钒为中国储能事业添砖加瓦。张教授的讲座在大家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