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9日,珠海工信局发布《珠海市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征求意见稿)》,下称《行动方案》,我们点评如下。
珠海工信局发布《行动方案》,系首个指导固态电池发展的地方性官方文件。
《行动方案》重点提出2027年和2030年两个目标节点,2027年目标是固态电池技术攻坚、行业标准建立、布局一批项目、设立研究中心与科创平台,并培育5家具有影响力的固态电池企业,初步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固态电池产业集群,2030年的目标是固态电池产业化取得重大突破,产业链技术、材料、设备水平大幅提升,产品实现批量交付,固态电池产业形成初步规模。我们认为《行动方案》的核心意义在于其是首个指导固态电池发展的地方性官方文件,给出的时间节点也与市场的2027年小规模量产、2030年实现商业化预期相符。
重点发展方向:电池、设备、材料。
1)固态电池制造,对半固态电池,重点推进产业化,提高良率及生产效率,对全固态电池推进研发进程,技术方面,重点攻关固固界面导电、固态电池串联电阻高等核心技术问题,生产方面,攻关低成本规模化生产工艺;
2)固态电池设备,提升电极干法涂布、高压化成分容等设备精度效率,并支持开发干法混料及干法成膜等关键设备;
3)固态电池材料,重点发展氧化物和硫化物电解质,突破超薄电解质膜制备,开发高导电和高稳定固态电解质,正极材料重点布局富锂锰基、超高镍正极,负极材料重点布局硅碳负极和锂金属负极。
我们认为上述重点发展方向,核心在于半固态电池降本、固固界面改善、干法制备工艺、电解质膜制备、高比能正负极材料等,聚焦固态电池领域最关键的技术与工艺问题,有望推进固态电池研发与产业化进程。
重点任务:电池指标、培育企业、拓展应用。
1)电池指标,重点培育能量密度超350Wh/kg的半固态电池和超400Wh/kg的全固态电池项目,
2)培育企业,聚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头部企业、上市公司和骨干企业,支持珠海本地企业发挥优势、整合资源;
3)拓展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和消费电子方面,鼓励终端企业与固态电池企业通过技术合作、签订长单等方式建立长期合作,在新领域,以示范项目带动固态电池在“云上智城”配套储能、具身智能、低空飞行器、消费电子等终端产品的应用,拓展AR/VR设备、深海作业等潜在应用场景,推进“固态电池+新场景”创新发展,扩大固态电池应用场景。
我们认为,对地方企业发展固态电池的支持,特别是鼓励终端企业与固态电池企业签订长单等措施,将助力固态电池的应用快速落地,飞行器、具身智能等新应用将进一步打开固态电池市场。
固态电池行业发展保障措施明确,金融、资金与机制保障。
1)金融层面,发挥珠海国资、政府资金的杠杆和引导作用,聚积天使投资、创业投资等机构为固态电池提供全链条金融服务,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固态电池企业融资;
2)资金层面,通过健全政银企合作,鼓励国企战略投资,为固态电池产业发展提供长期稳定资金,并统筹政府资源为固态电池建设提供金融服务,积极推送固态电池项目纳入省级奖励资助清单,以及优先列入市重大项目库;
3)机制层面,重点是建立适应固态电池发展的统计机制,研究并完善固态电池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制订固态电池统计指标体系,健全相应的考核机制。我们认为这将助力部分固态电池企业度过资金短缺的前期发展阶段,并鼓励更多企业开拓固态电池业务。
风险因素:
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固态电池相关技术研发进展不及预期,技术路线变动风险,关键材料降本不及预期,固态电池产能投产不及预期,部分技术专利受海外限制影响。
投资策略。
珠海《行动方案》明确固态电池产业发展的时间节点,开启了政策对固态电池发展的支持,基于两条主线我们建议把握固态电池相关公司投资机会,1是政策直接提及的企业相关联的上市公司,2是后续有望逐步受益于固态电池产业化发展趋势的公司,特别是《行动方案》提及的电池制造、材料、设备三个环节,以及资源环节。建议关注珠海工信局明确提及的企业相关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