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能源转型、“双碳”目标推动下,生物燃料产业加速发展。为助力绿色转型,落实监管要求,4月10日,天津大沽口海事局发起的第一届生物燃料全产业链多地海事联合监管与服务保障对接研讨会于线上圆满召开。天津、连云港、大连、泰州、珠海、防城港6地海事部门代表相聚“云端”,各方围绕生物燃料全产业链监管服务体系构建、执法标准统一、联合执法检查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并签署《生物燃料全产业链多地海事联合监管和服务保障备忘录》,达成以下四个方面共识。

破解合规运输难题 统一标准筑牢安全底线
建立全国统一监管“标尺”。为应对生物燃料监管国际公约频繁更新调整情况,六地海事部门实时跟踪共享国际公约动态,协同推进生物燃料全产业链监管与服务保障标准,统一海事监管要求和执法尺度。 全流程风险防控“穿透式”监管。依托货物申报审核、船舶现场检查、作业现场巡查等机制,聚焦对原料流向溯源、船舶适装性核查、加注作业进行风险评估,保障货物合规性与作业安全性双提升。
跨区域联合监管 资源整合提升监管效能
建立区域协作“一张网”。签署《生物燃料全产业链多地海事联合监管与服务保障备忘录》,依托智慧海事平台,实现对生物燃料船舶全链条追踪。针对生物燃料船舶普遍挂靠多辖区码头的情况,将推行“模块化”检查模式,提升海事监管效能。 联合执法破解“空白点”。针对船用生物柴油加注作业新业态,推动制定船用生物燃料加注作业操作规范,明确汇兑比例合规性核查流程、应急处置标准,推动加注环节从“监管盲区”向“安全可控”转变。
精准服务新兴产业 从“守护者”到“赋能者”的角色升级
助力高端产品“出海”。针对HVO、SAF等新型燃料在国际运输中面临的通关堵点,海事系统将联合行业协会推动国内标准与国际规则接轨。加强与海关、港航等部门协同,助力我国高附加值生物燃料产品突破出口瓶颈。 优化营商环境“加减法”。推出“绿色通道”服务,对符合条件的生物燃料运输船舶优先办理审批、优先安排靠离泊。为新能源企业定制“事前评估-事中指导-事后跟踪”全流程监管方案,降低运输成本。
锚定绿色低碳目标 打造“双碳”战略海事样本
推动生物燃料全产业链深度融合发展。依托港口区位优势,积极推动航运要素聚集,拉动生物燃料“原料收集-加工转化-仓储-码头装卸-海上运输-船舶加注-终端应用”全产业链发展,赋能港产城融合发展。 前瞻布局未来监管框架。提前研究新型燃料船舶适航标准、船员操作培训规范以及船用生物燃料汇兑比例,推动将“中国经验”转化为国际规则,抢占未来绿色燃料运输规则制定“话语权”。
此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海事部门在生物燃料全产业链监管服务中迈出跨区域协同的关键一步。接下来,大沽口海事局将始终以“监管有力度、服务有温度”为宗旨,推动生物燃料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