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4日,南京未来能源系统研究院百兆瓦压缩空气储能实验平台(以下简称“百兆瓦平台”)集成安装开工会隆重举行。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该平台从基础建设阶段转入设备集成与系统调试阶段,为我国百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树立重要里程碑。研究院副院长周学志(线上)、院长助理田庆炜、项目负责人左志涛、项目经理李姜华以及项目团队成员,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相关负责人出席开工会。

锚定目标 打造国际领先科研重器
左志涛阐述了平台建设的战略意义与任务要求。他指出,百兆瓦平台作为国际首套百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实验平台,不仅是我国新型储能技术研发的“国之重器”,更承载着突破关键技术、推动产业升级的核心使命。2025年将全力聚焦设备集成与系统联调,确保平台高标准、高效率建成投运,为后续科研试验与示范工程奠定基础。左志涛强调,团队需以“创新驱动、质量为先”为原则,协同攻克技术难点,力争打造全球压缩空气储能领域的标杆工程。
科学统筹 压实建设全流程责任
施工单位围绕集成安装的总体规划、技术路线及节点目标进行详细汇报,提出以“模块化施工、标准化作业、全过程管控”为核心的高效推进方案,确保关键设备安装与系统调试无缝衔接。田庆炜强调,要守住安全生产与质量管控的“双底线”要求。她表示,项目建设须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强化风险预判与应急预案,同时依托智能化监测手段,实现施工质量动态跟踪,为平台长期稳定运行保驾护航。

凝聚共识 以使命担当铸就卓越
会议最后,周学志作总结发言。他高度肯定了项目各参建单位前期的工作成果,并指出,百兆瓦平台的建设是服务国家“双碳”战略、抢占全球能源科技制高点的关键举措。全体参建单位和人员要始终秉持“荣誉感、紧迫感、使命感”,以“革命性”的奋斗姿态推进各项工作。针对下一阶段任务,他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强化责任意识,严守安全生产红线;二是深化协同机制,确保质量与进度并重;三是聚焦创新引领,为平台未来科研功能释放最大潜能。

争分夺秒 吹响集成攻坚冲锋号
会议结束后,项目团队与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负责人迅速行动,前往工程现场实地部署安装任务,针对关键设备吊装、管线布设、系统联调等环节展开技术交底与风险排查,细化施工节点与责任分工,确保各环节紧密衔接、高效推进。

迈向未来 赋能绿色能源新篇章
百兆瓦压缩空气储能实验平台建成后,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压缩空气储能研发基地,不仅为国家能源战略提供核心支撑,更将立足南京市、服务江苏省,通过技术创新与产业协同,助力南京建设新能源科技创新高地,推动江苏省能源结构优化与绿色经济升级。此次开工会的成功召开,为平台建设注入强劲动能。未来,随着科研成果落地,平台将加速压缩空气储能技术商业化进程,在服务国家“双碳”目标的同时,赋能南京创新型城市发展、驱动江苏省低碳转型,为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