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各国努力实现其净零排放目标,这四个亚洲国家有望成为从燃煤发电转向氨发电的先驱。
据Rystad Energy称,中国、印尼、日本和韩国将成为这一转变的关键市场。
“虽然日本和印度尼西亚很早就开始探索氨共燃发电,但中国采取了更晚但更果断的方法,将其作为脱碳战略纳入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DRC) 2024-2027行动计划。在大规模可行性试验之前,中国正直接向国家目标迈进。”
中国政府要求,从2027年开始,升级或新投产的燃煤电厂的排放量要比2023年的水平减少一半。该国还着眼于10%的生物质和绿色氨的共燃,以及碳捕获、利用和储存(CCUS)技术。
考虑到中国燃煤发电机组的规模,Rystad预计氨共燃技术的推广需要超过两年的目标时间。
在韩国,该国着眼于到2029年支持氢发电,该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MOTIE)已经启动了第二次清洁氢发电拍卖。根据一份为期15年、发电量为3TWh的合同,今年晚些时候将选出的中标者必须在2029年之前开始使用氢气或氨等衍生品发电。
分析称:“虽然这比第一轮减少了3.5TWh,但Rystad Energy估计,每年生产这一数量仍将需要约20万吨低碳氢。”
由于日本很早就采用了这项技术,它也取得了重大进展。
Rystad表示:“该国已经获得了关键合同,并吸引了外国投资,以保持低碳氨的稳定供应。计划从美国采购蓝氨,从中国和印度采购绿氨,以扩大规模,解决国内供应短缺问题。”
日本政府还将在明年宣布其差异项目合同(contract for difference programme)的获胜者,预计该项目将为其“氨转电”的目标提供额外支持,并帮助该国实现其排放目标。
(素材来自:Rystad Energy 全球绿色燃料网、新能源网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