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实施能源效率项目时,中小企业通常是一个很难参与其中的目标群体。尽管他们有巨大的节能潜力,但是由于缺乏资源和能力,而且也没有对关于节能目标的任何要求,因此中小企业很难自发开展能效项目。
在2011年和2012年,Go’ Energi(GE,字面上的含义是“好的能源”,也被称为丹麦节能信托基金会),调查研究了如何推动中小企业节能问题。根据调查得到的积极反馈,我们为提高中小企业的能源效率制定了网络倡议。经过一年的实际运作,这种方式取得一定成果。
首先,倡议以针对商业和工业能效问题的地方网络的建立为支柱。丹麦有大约100个自治市,每一个自治市都要建立这类网络。这些网络由当地倡议组织或地方商务理事会主办,在这两种情况下,GE都是指导员和项目经理。
其次,我们为最重要的地区开发了一套综合的“核查清单”,例如,通风、制冷系统、锅炉和采暖系统、服务器机房和照明等。这些核查清单均基于过去20年里丹麦工业节能活动精心制定的能源效率最佳实践原则(“洋葱”图)。
最后,制定顾问计划,雇佣具有专业资格的技术专家来审查技术清单,并为加入网络倡议行动的企业公布每项技术改造的合理成本。
截至目前,已经有100多家公司加入了此项网络倡议活动之中,而且活动的规则和方式也得到企业和合伙人的广泛的认可。被调查区域中参加本项目的第一波公司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成效。
引言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丹麦的能源政策一直非常重视提高工业的能源效率。通过在大型高耗能工业中引入强制性能源审计,制定二氧化碳减排协议计划。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为鼓励公司高层管理者实施全面、系统的能效改进行动,丹麦启动了能源管理计划(基于丹麦DS2403标准)。在此期间,丹麦为该计划制定了综合材料、指南和方法论。此外,在2001年前,丹麦实施了综合补贴计划,为节能项目提供高达30%的投资支持。
最近(自2006年以来),丹麦公用事业单位参与了一系列旨在提高所有行业能源效率的新强化倡议活动。丹麦政府制定了“白色证书”计划,允许公用事业单位使用大笔预算以直接购买用能企业节能改造产生的“节电量”或提供资金支持的方式支持各领域节能项目,“白色证书计划”主要针对商业和工业领域。
为所有行业,特别是商业和工业行业“节省的电能”购买/提供投资支持。
在过去数年里,成本效益更好的项目获得优先支持,因此规模较大的高耗能行业已经成为并始终是项目的焦点。与小型项目相比,大型能源效率项目通常更容易被发现,而且更具成本效益。
尽管项目评价得出的结论是这些项目都很成功,但以往工作都主要侧重于能耗量占丹麦工业能耗总量70-80%的大型用能企业上。而数量众多(大于50000家)的中小型商业和工业用能企业却长期未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尽管这些企业的节能潜力很可能比大型用能企业还要大(/6/)。
2010年,GE作为丹麦的独立公共组织,获得了丹麦政府分配的一项任务,即以具有成本效益的方式,开发刺激中小企业节能的策略。
支持中小企业努力提高能源效率的契机
根据欧盟(EU)的定义(/1/),SME是指所有私营领域中员工人数不足250人,且年营业额低于5000万欧元的公司。此定义将SME分为3小类:
中型SME——员工人数超过50人,且年营业额超过1000万欧元的公司
小型SME——员工人数为10-50人,且年营业额为200-1000万欧元的公司
微型SME——员工人数不足10人,且年 营业额低于200万欧元的公司
从能源效率的角度来看,下述特征与这些群体全都有关联:
1.很多中等规模的中小企业能源消费量都不低,有必要在企业内设置专职人员或聘请商业化顾问,并进行能源审计工作。这一群体通常包括乳品公司、制药公司、大型办公楼、塑料工业和每年能源费为50-300万欧元的各种行业。就丹麦工业而言,在今天看来这个群体中有大约一半的公司都应该参与到能源效率项目中来,但其中的大多数仍不相信能源审计和顾问会使他们的公司增值。此外,由于缺乏内部资源和能力,这些公司自己不会主动寻求有关能源效率的信息,也不利用“自己动手型”工具。
因此,要提高中等规模中小企业的能源效率仍面临重大阻碍。
2.“小型”中小企业通常缺乏开展与能效有关的任何工作(如年度锅炉效率检验)的资源和能力,最迫切和可能强制开展的活动除外。这个群体通常包括员工人数不足50人的大型超市、小工业企业和办公楼等。
这个领域的一个重大阻碍是缺乏使用外部顾问的经验和可供使用的资源。“免费能源审计”以及在商业的基础上使用顾问等概念均因此失效,所以必须为这个群体提出新的提高能源效率概念。至于中等规模的公司,他们既不寻求有关能源效率的信息,也不利用“自己动手型”工具。
3.“微型”中小企业缺乏提高能源效率所需的一切条件:知识、资源和投资资金。这一群体通常包括较小的商店和员工不足10人的小型私人办公室。我们曾多次尝试通过“免费”的能源审计和不同领域的措施使这些公司参与能源效率项目,但由于经验不足,这个小类在很大程度上被视为“不可能”参与,或者至少参与的成本非常高。
在此基础上,GE将前两类中小企业作为倡议活动的目标群体。据估算(/6/),这两类企业代表着丹麦工业能源消耗量的20%。
2010年初,就在GE开始将其侧重点放在中小企业上时,GE受邀参加气候网络为私营企业召开的系列会议,会议由哥本哈根(/2/)附近的格莱萨克瑟自治市主办。
此网络覆盖大约40家私营公司,如大型办公楼、来自不同行业的小型工业企业以及各种类型的商用写字楼。此网络已经运行了数年,每2-3个月针对能源效率的不同方面——如LED照明、暖通空调系统优化以及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举行一次会议。
会议讨论发现通过经常性的网络会议形式可以有效帮助这些公司发现其提高能效的潜力:
•这些公司缺乏有关如何在最重要的领域节能的有效材料(核查清单)。目前可用的材料(能源审计指南等)尽管都很全面,但技术性太强,很难用于发掘节能潜力的内部审查。这些公司对一般的能源审计计划不感兴趣,而更需要专家来进行调查。这是因为由于一般性、标准化的节能挖潜程序比较注重降低运营成本,因此“最容易采摘的水果都已经被采摘了”(相对容易的节能改造都已经实施了),而新的节能量需要具备所选领域的深入专业知识。
•这些公司对在所有领域实施“新技术”普遍具有浓厚兴趣。因此,网络会议一个重要的内容是使新技术发明者参与网络会议来,为大家呈现新解决方案和想法,例如有关LED照明、热泵等的解决方案和想法。这些会议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在当地公司的场所安排会议,这样既能演示节能项目,又能在访问当地公司时了解其他领域的新技术解决方案,例如新的磁性传输系统(而非节能措施)。
这些公司缺乏合格的顾问和专家为其在复杂的技术领域为其提供援助。许多设备制造商以及公用事业单位和服务与维修公司提供不同的服务,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就特定技术领域的能效改进项目而言,这种通用型的援助并不一定满足需要。这些公司愿意聘用在特定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并获得资格的专家,并愿意为其提供的援助支付报酬。
这些公司缺乏有关节能解决方案和技术的定期、客观的信息。长期以来(自2001年以来),丹麦的政府机构都没有系统地提供有关商业和工业领域能源效率的信息。特别是没有理会这些公司要求进行领域特定的案例研究的要求。
1.制定核查清单方案并简单介绍与最重要领域的能源效率改进方面相关的材料
2.为企业建立与市政当局和当地商务理事会合作的本地网络
3.向企业传播有关提高能源效率(包括案例研究)的信息
4.以在重要领域获得专业资格的专家为技术支撑团队,为中小企业制定顾问方案
总之,GE发现,计划应使公司易于参与、退出和使用,并具有成本效益,这一点至关重要。笼统地说,中小企业在战略重要性较低的领域“不阅读”,“不想花钱”,“不自行着手”,“也不想做出承诺”。
核查清单方案与材料
在与这些公司的网络对话中,讨论的核心是如何确保提供高质量的节能顾问服务。这些公司很自然地会要求在适当核心领域以及待实施的活动方面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提供技术援助。
通过这些讨论,GE决定以“洋葱”图为依据来制定核查清单和材料。“洋葱”图最初是在能源效率领域(/4/)的过程集成研究中引入的,后来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在供规模较大的工业(/5/))使用的《丹麦二氧化碳协议计划》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见图5。
“洋葱”图的概念适用于每个能源最终用户,使由内而外的各个方面节能目标从“能源服务”转为“良好的内务管理”(运营者行为),这包括多个逻辑步骤,以便制定结构分明的能源效率处理方式。
要调研的“能源服务”的例子包括:
•暖通空调(通风):要求的换气率或室内温度是否与通风区的目前用途相符?或者能否挑战并最终改变严重影响能耗的基本参数?
•冷却系统:是否在所有情况下都必需用盐水和乙二醇来冷却?或者能否优化和改变个别工艺,以便降低冷却需求或者在较高的温度下循环冷却水(环境空气/自然冷却)?
•干燥过程:干燥过程后干燥材料的目标量是否为必需量,或者能否调整干燥参数,以便降低加热需求?
对中小企业而言,这些途径可能看起来很具学术性,使用起来也很复杂,但经验表明,“洋葱”图中的这种结构大多都非常适合这些公司。重要的是,每个人都了解到,使用尽量减少的能源(尽量减少“能源服务”减少了对公用事业系统提供能源的需要)是优化公用事业系统前重要的第一步。
核查清单采用了对洋葱头略作修改后的结构,包括下述部分:
•系统目标(“能源服务”)
•系统能效
•控制策略
•维护
•能源计量表
•相关链接与参考文献
各核查清单包括4页A4纸(首页、待检查项目介绍2页以及简单报告检查结果及建议改进的背页)。表1列出了通风核查清单中“系统检查目的”部分待检查的项目,表2则列出了“系统效率”部分待检查的一些项目。
GE已经制定了覆盖中小企业中最重要的耗能领域的技术核查清单:
图5 洋葱图(/4/)
表1 通风核查清单——“系统检查目标”部分
表2 通风核查清单——“系统能效”部分的一部分
·通风系统
·采暖系统
·制冷系统
·IT、服务器和办公设备
·建筑保温隔热结构
·照明系统
·压缩空气和真空系统
通过对丹麦工业(/5/)能源消耗情况的综合调查,可以说这7个领域的能耗占中小企业能耗的大约80%。
除这些技术领域外,我们也为进行更为通用的系统导向型的检查编制了检查清单:
简介核查清单(基本上用于反映终端能源消耗情况)
自动控制核查清单(用于总体检查和实施大多数通风、照明、采暖和空载情况的控制参数)
余热核查清单(用于找出采用余热为建筑物供暖和供应热水的机会)
这3个核查清单在一定程度上与7个更具技术性的核查清单重合,但专题小组与中小企业讨论后认为还是应该提供不同的核查手段,因为各公司看待节能机会的方式不同,核查节能潜力的方式也不同。对于GE,重要的是采用中小企业提出的建议和行动,而不是自己来制定全面的实施计划。
GE也详细说明了大量方法论工具:
·“轻”能源管理指南(丹麦语版)——基于ISO 50001中最重要的元素
·良好的内务管理和操作人员的影响——“小型”中小企业宣传材料
良好内务管理的宣传材料预计特别畅销,因为这种方式是最廉价的,而且最容易被别人发现的,所以以此来揭开节能活动的序幕。
最后,GE专题小组在商业行业提出的一个重要内容:如何在购买新设备(例如新暖通空调系统、制冷系统和设备)时获得最大的能源效率。
据若干公司报告,大多数制造商可以交付具有良好部件效率的设备,但控制系统交付时通常都有缺陷,这使得设备投入运营后低效运行。同样,由于没有交付维护说明书,楼宇业主没有真正理解如何在节能的情况下维持系统的良好工作状态。
为解决这个问题,GE也为下述技术领域出台了技术规范,作为采购材料的附录:
图6 通风核查清单
图7 哥本哈根地区的一家健身中心对其工作两年的暖通空调系统进行了通风检查,专家识别出其热回收系统已经失效2年,每年造成了4万欧元的额外成本。
·通风
·冷却系统(空调)
·陈列柜
·采暖系统
·生产机械
·照明
·建筑外墙
除技术规范外,此规范也建议设备使用者合理设置设备参数和调试系统,以便更好地保证能源效率。此外,他们还必须提供具体的设备维护说明,按照说明操作可以保证设备运行的高效性。
图8 8页的基本能源管理活动介绍(丹麦语版)
图9 良好内务管理活动的彩色模板(丹麦语版)
图10 通风系统采购指南
自治市本地网络概念
在中小企业网络的规划阶段,GE就与一些自由市进行了对话,以此获得了其对为中小企业建立“持续性网络”的强烈兴趣。之所以采取这样的方法是因为在丹麦,参与国家及国际气候倡议(/7/-/9/)的自治市相当少。
不过,这些自治市方面也存在诸多阻碍:
自治市缺乏资源,除与当地公司建立联系外,不能分配运作计划的任何资源。
自治市的人员都没有提高当地行业能源效率甚至引导当地行业迈出提高能源效率的第一步的技术能力。
由于财政预算紧张,市政府没有能力为能源审计活动提供资金。此外,依据丹麦法律,自治市不得为当地中小企业提供能效项目的资金支持。
为克服这些阻碍,GE依据下述原则开发了网络概念:
·当地市政当局或当地商用网络来支持私营企业网络系统。
·GE为网络会议制定两年期的议程和计划并进一步运作这些会议。
·市政当局和/或当地商务理事会负责发送各项活动邀请。
作者:
Thomas Drivsholm
硕士,项目经理
丹麦节能信托基金会
Peter Maag0e Petersen
硕士,博士,合伙人
Viegand Maag0e
(文章提供:工业生产力研究所(II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