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国(国际)生物质能源与生物质利用高峰论坛于2014年4月23日-24日在上海举行。本届论坛以“生物质能:下一个能源巨人”为主题,涵盖生物质各个领域,主要面向从事生物质原料开发(农业、畜牧业、林业)、生物质发电技术(秸秆发电、沼气发电和垃圾发电)、生物质燃料技术(固体成型燃料、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纤维素乙醇、微藻生物燃料、航空生物燃料)、生物质热化学转化技术(生物质热解、气化、燃烧)、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和对会议内容有强烈兴趣的青年科技工作者与企业家。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农村能源与环保研究所的孟海波先生接受了本网的独家采访,以下是采访实录:

孟海波
生物质成型燃料经过十一五和十二五的七八年时间,产业初具规模,总体还是比较小,现在每年产能大概在400多万吨。随着我国大力推进节能减排,特别是应对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以及十八大后的生态文明建设,以生物质成型燃料为代表的生物质能源会迎来一个很好的发展前景。
煤炭是颗粒物和氮氧化物排放的污染源头,而生物质成型燃料另外一个市场就是能够取代煤炭作为供热原料。因为我国北方地区包括一些南方地区工业用途的锅炉,每年燃煤量是非常大的。用生物质成型燃料替代煤炭将会是一个很大的市场。
生物质和煤炭的成本比较
就目前来说,不考虑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单纯从经济效益来比较的话,生物质成型燃料比煤炭还不具备优势。毕竟生物质产业从世界范围来讲也就发展了十几年二十来年,而我国发展也不到10年,他还是一个弱小的朝阳产业,但它已具有很大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生态环境效益来讲,我们用的是秸秆和林业剩余物以及其他一些有机废弃物生产的成型燃料,等于把废弃物转化成了清洁能源。我们国家现在每年农作物秸秆的量大概在7亿多吨,除去还田作饲料等等还剩3亿多的量没有得到利用。另外林业剩余物大概也有1.5亿到2亿吨,每年生产量都在4、5亿吨的生物质原料,这么大的量不去利用的话,势必就会堆积在田间地头,或者在农忙季节进行田间的焚烧,进一步污染大气。也就是说,如果不处理那么对环境污染的潜在威胁是非常巨大的。
从能源角度来讲,我们农村的能源用量,总体与城镇居民相差较大。据统计大概每一个城镇居民用的能源量平均大概是农村居民的3倍,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我国农村居民也用上清洁能源,这个量将是非常大的,因此对我们这个能源紧缺的国家来讲,能源供应压力是不可想象的。
政府政策帮助
从十一五以来,不管是国家还是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生物质能源支持政策,比如生物质沼气国债项目,比如财政部出台的秸秆能源化补贴,尽管去年暂停了,但是毕竟也补贴了4年时间。
针对生产环节将是未来补贴的方向。生物质能源无论是从废弃物利用,解决农民三农问题,增加就业,增加收入,还是从生态环境效益来讲,都是一个朝阳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国家和各级政府支持他是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是如何补贴却是有待商讨的。从补贴来讲,应该是上中下游产业都要补贴和支持。以前的政策多侧重于生产环节,而其实原料供应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这里面占到整个产业的成本份额较高。另外就是末端市场,末端应用能直接拉动产业发展。要鼓励一些用户积极的去把燃煤锅炉或是小吨位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锅炉替代掉,从终端市场的培育能够顺利产业化,中游市场自然就形成很好的局面,这样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就能建立起来,相应的带动产业的发展。
从农业部到有一些省的农机部门已将生物质设备纳入机构制补贴的支持范围。像湖北、河北农业部也已经把生产成型燃料的设备包括预处理的机具纳入到农机购置补贴的目录。

记者正在采访孟海波
相关标准
我国目前已出台14项生物质成型燃料标准,另外国家能源局包括建设部也正在制定相应的行业标准。我们这个标准是借鉴了包括煤炭以及欧盟生物质成型燃料的一系列标准。在引进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资源特点、国情、产业现状来制定这些标准。目前国家能源局和农业部都已立正在制定生物质燃料质量分级标准当中,预计在今年中期也会出台。
对企业的发展建议
首先,坚定信心。生物质能源是个朝阳产业,有非常好的前景,尽管现在遇到了挫折或波折,但仍应该坚定这个产业的前途。
第二,重视技术。生物质能源是个新兴产业,所有的技术都是没有现成可以借鉴、可以集成、可以引进的,整个产业的技术像一张空白的画纸等着我们画出波澜壮阔的景色。当然,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国家科技部等部门支持了很多的科研,专门专项的研发,也有一些技术进步包括设备的开发。
第三,本着兢兢业业做实业的态度去做这个产业。不要期望马上有经济效益回报。因为目前产业的生态和社会效益更突出一些,而经济效益相对来说更低一些,特别是与传统的化石能源比较。
第四,严格自律。无论是从饲料还是农机具转型,从其他产业包括做后端炉具的延生到做燃料,还是要严格自律,要保护这个行业,要重信誉。这是产业必由之路,没有其他捷径可选。
第五,积极参与国家部委出台政策,毕竟行业还是要市场起决定性作用。
各行各业关注甚至是参与到生物质产业中来,说明这个产业已经得到了相关行业的认可。进入产业,首先要应地制宜,结合市场,根据资源量建立合理的产能规模。
原料的收储运是产业发展很重要的一块。中长距离运输会带来很大的成本。所以生产成型燃料,能量密度提高了,规则化了,便于中短距离的运输。集中生产,分散式使用。(记者 海天 录入 徐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