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概况
徐圩(拼音:xú wéi)新区是我市拓展港口功能、开发新的战略增长极的重要区域,徐圩新区的发展能够更好地发挥港口核心战略资源的作用,推动连云港国际性海滨城市建设进程,增强带动苏北发展、推动江苏沿海开发的能力,更好地服务我国中西部地区崛起振兴和协调发展。
简介
徐圩新区位于中国江苏北部黄海之滨,埒子口畔。历史上的徐圩地区,是一个产盐重镇,涵盖了淮北两大盐场——徐圩盐场和台南盐场,是淮盐文化的发祥地。
2009年6月1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标志着以连云港为龙头的江苏沿海开发进入国家战略层面。面对重大历史机遇,连云港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果断作出加快港口发展、全力推进徐圩新区开发建设的重大决策。作为连云港市“一心三极”城市布局的重要构成部分,徐圩新区是拓展港口综合服务功能、开发新的战略增长极的重要载体。
徐圩新区总规划面积约467平方公里[1]。新区规划布局确定为“一区七园”:“一区”为城市配套功能区,面积32平方公里,主要功能为商务休闲、生活居住、科技研发、旅游文化;“七园”为:石化产业园(45平方公里)、精品钢产业园(25平方公里)、节能环保产业园(22平方公里)、现代港口物流园(105平方公里)、中西部地区出口产品生产加工园(56平方公里)、香河农业示范园(12平方公里)、东辛现代高效农业产业园(153平方公里)。
这片远离市区、古老而沉寂的盐滩正在告别历史,挑战未来。这里正在开挖30万吨级深水航道,可以建设138个大中型以上泊位。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筹划,目当前已经迅速启动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一幅巨大的锦绣画卷开始在徐圩新区的滩涂上铺展开来。
徐圩新区将立足深水港口,依托陆桥经济带,面向东北亚,融入长三角,服务中西部和淮海经济区,构筑国家东中西合作发展示范区(先导区)、循环经济示范区和江苏沿海新型工业基地,打造江苏沿海新的经济增长极。徐圩新区还将承接沿江及内陆地区钢铁企业产能转移,重点发展钢铁冶炼、加工及装备制造等下游延伸产业;结合周边市场需求,建设炼化一体化项目,打造基础化工原材料基地,同时发展高附加值的石化深加工下游产业;依托中科院能源动力研究中心,以IGCC多联产工程为核心,将石化、钢铁产业与IGCC洁净煤综合利用和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有机耦合,打造集研发、中试、生产、服务于一体的清洁能源产业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区;利用发达的综合交通体系,大力发展仓储运输、加工物流、专业批发交易、供应链物流,打造具有较强辐射和带动作用的现代物流基地;依托埒子河口生态湿地及东陬山,建设风景优美、环境宜人的滨海生态区。
规划面积约32平方公里的城市功能配套区,布局公共服务、东西合作平台、高新技术研发、生活居住等,重点打造新亚欧大陆桥合作论坛永久性会馆、大陆桥沿线产品展览展示中心、大陆桥商务信息中心、产业服务中心、进口资源深加工基地、重大科研成果转化基地等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平台和创新平台。
大海的蔚蓝色赋予了徐圩新区神圣的使命。这是一片孕育着无限希望的热土,澎湃着投资创业的激情。随着这片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启动,不久的将来,一个魅力四射、具有示范效应的临港产业新城将会崛起于中国东部、黄海之滨!
真诚欢迎并期待海内外有识之士相聚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连云港,共创徐圩新区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