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园区概况:
合肥巢湖经济开发区(原安徽巢湖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8月,1995年8月被安徽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管辖面积达58平方公里,规划面积28平方公里。规划建设了半汤区、花山新区和温泉旅游度假区。半汤区主要发展房地产、商贸、物流等三产服务业;花山新区主要发展工业;温泉旅游度假区,主要利用温泉资源发展休闲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开发区位于合芜马的“几何中心”,是合肥经济圈和皖江示范区的核心区域,交通便捷,物流低廉,区位优越。
【经济发展】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税收收入、进出口额、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23.3%、71.3%、44.2%、46.8%、64.4%和41.1%;预计2011年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税收收入、进出口额、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增长34.8%、29.3%、33.3%、40%、30.4%和35.7%。经济运行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优化、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
【招商成效】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努力加快承接产业转移。目前,已累计引进项目297个,总投资250余亿元(其中外资项目23个,总投资约3亿美元;亿元以上项目69个,总投资155.7亿元),高新技术项目、新兴产业项目分别为10个和11个,世界500强企业项目2个。2011年1-10月份,实际引进省外资金27亿元,同比增长140%;实际利用外资6780万美元,同比增长712%。已有东风汽车、上海海虹、广州融捷、安徽皖维、深圳南方和韩国希安琦、台湾维尔等境内外近200家企业集团相继落户,已初步形成汽车及零部件、电子电器、新材料等三大产业为主导,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轻工服装、机械加工、温泉旅游等五大产业为特色的“3+N”产业发展格局。同时,重点发展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和现代物流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基础设施】园区道路管网框架基本拉开,达到“八通一平”条件。已建110KV变电所2座,日供水能力5万吨,日供管道天然气8万立方米,供水、供气管网和10KV供电线路覆盖园区;1座日处理1万吨工业废水和1座日处理2万吨生活用水的污水处理厂能满足生产、生活需求;已建设道路50公里、安置房78.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26万平方米、公租房1.7万平方米、创业服务中心1万平方米,完成拆迁60万平方米;正在推进2平方公里承接平台和100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建设,进一步提升项目承接能力。园区功能分区合理,工业区、生活区、商贸区、度假区相对独立,五星级高档酒店、标准厂房、职工宿舍楼、安置小区、学校、医院、物流等配套设施完备,人居环境良好。
【投资环境】秉承“为投资者着想,为纳税人服务,求开发区发展”的宗旨,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政策上,相继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工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质量兴区奖励办法》、《推进技术标准发展战略》、《加快企业品牌、名牌实施意见》等激励政策,扶持企业增资扩能、扩大规模、加快发展。服务上,全力整治发展环境,不断规范和简化项目核准、备案、审批程序,不断深化“立即办、帮助办”全程代理服务,认真执行入驻项目“零收费”政策,切实减轻企业负担。荣获第二届安徽省投资环境“十佳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