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简介
株洲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区总面积35平方公里。建区十五年来,已发展成为一个规划布局科学合理、基础设施完善配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社会事业管理有序的现代化高科技新城,是株洲市环境最优美、设施最齐全、人居最舒适的城市新区。
经过20年的发展,园区三大千亿产业集群正在逐步形成。株洲高新区拥有工业企业489家、外资企业60家、高新技术企业130家、年销售收入过10亿的企业17家、过50亿的企业5家、过100亿的企业3家,形成了先进制作、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及健康食品四大主导产业,并积极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产业。[2]
从2004年以来,株洲高新区投入17.54亿元,建设用地面积94万平方米,完成了17个小区1万余套安置房建设任务,全面解决了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实现了“边拆迁、边安置”。
2产业布局
“一区三园多基地”,即河西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田心高科技工业园、董家塅高科技工业园和国家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国家火炬计划传感技术产业基地、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和湖南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
3经济实力
十多年来,株洲高新区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满腔热情筑巢引凤,竭尽全力培育产业,实现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2006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3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263亿元,完成财政收入9亿元。主要经济指标多年保持30%以上的增幅。
4产业发展
现有各类企业898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136家(已成功申报国家“863”项目24项),三资企业65家,上市公司9家,已形成以硬质合金为主体的有色金属深加工、以交通运输装备制造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以自动化控制装备为主体的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与健康食品四大特色主导产业。
5基础设施
累计投资100亿元以上,建设和完善了科技园区和城区的公共基础设施,构筑了环网交织、四通八达的道路交通网络,城市主干道实现了绿化、美化、亮化。供水、排水、供电、供气、通讯等基础设施高标准配套,能很好地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6政策环境
严格执行国家、省、市赋予国家高新区的各项优惠政策,享受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及省级外资审批权限,制定并严格落实了“无费区”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