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贵州红果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1995年升格为省级开发区,2011年5月异地调区建设两河新区。新区位于贵州西部盘县境内,地处滇、黔、桂三省(区)结合部,沿沪昆高速、毕水兴高速、沪昆高铁布局,总规划面积126.36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区规划15.75平方公里,新区规划建设面积42平方公里,其中工业用地规划面积16.68平方公里,商业与住房用地规划面积8.77平方公里,道路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面积7.61平方公里,绿地与公用设施用地规划面积6.78平方公里,仓储物流用地规划面积2.16平方公里。
基础配套设施日臻完善。新区已建成60公里的供水管网,壁板坡至新区供水工程已投入使用;建成220千伏变电站一座,110千伏变电站一座,在建220千伏变电站一座;架设迁改供电杆线62公里;启动路网建设46公里,已建成30余公里;规划建设标准厂房65万平方米,已建成47.3万平方米;同时还建成政务服务中心、金融担保体系和中等职业学校等,将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
项目建设快速推进。2014年8月,红果经济开发区两河新区已入园项目107个,项目总投资245.13亿元,累计完成投资51.65亿元,2014年完成投资21.21亿元,本月完成投资2.45亿元,预计年产值190.36亿元,
年创税8.61亿元,预计解决就业人员1.5万余人。
(一)、建成投产项目59个,其中:机械加工及装备制造产业项目16个,建材产业项目22个,煤炭加工产业项目7个,其他产业项目14个。项目总投资46.61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9.83亿元,2014年完成投资7.08亿元,本月完成投资0.86亿元,预计年产值70.27亿元、年创税3.77亿元、解决就业人员7191人。
(二)、在建项目38个,其中:机械加工及装备制造产业项目6个,建材产业项目7个,煤炭加工及相关产业项目1个,农副产品及其他加工产业11个,旅游休闲项目1个,其他产业项目12个,项目总投资112.52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1.72亿元,2014年完成投资14.13亿元,本月完成投资1.59亿元,预计年产值120.09亿元,预计年创税4.84亿元,解决就业人员6669人。
(三)、拟建项目10个,其中:装备制造及加工产业项目1个,物流产业项目4个,农副产品及其他加工产业1个,建材产业项目1个,煤炭加工及相关产业1个,其他项目2个。项目总投资8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0.10亿元,预计解决就业人员910人。
发展目标催人奋进。两河新区是红果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产城一体,产城互动,以城促产,以产兴城的要求,依托区位和交通优势,以高端装备制造业、生产服务业和节能环保产业为主导,致力于打造以轻工业、现代农业、生物医药、绿色制造、旅游商品开发为支撑的“3+5”现代产业体系,努力将新区建设成为“西部山地产业新城跨越发展示范区”。到2014年年底,力争再引进企业100家以上,新开工项目50个以上、新投产项目50个以上,到2015年入园企业达200家以上,投产企业达150家以上,解决10000人就业问题。到2020年,新区人口超过20万人,向贵州省千亿元产业园区迈进,工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成为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经济结构更加优化、生态环境更加优良的西部山地产业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