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阜阳 ,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位于华北平原南端、淮北平原的西部,是淮海经济区重要组成部分。西北部与周口市,西部与驻马店市相邻,西南部与信阳市接壤,北部、东北部与毫州市 毗邻,东部与 淮南市相连,南部与六安隔淮河相望。阜阳交通便捷,是华东二通道的起点,也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阜阳是皖北地区甚至是黄淮地区重要的商品交易、对外贸易、工商业和物流中心以及重要的文化、艺术、教育、旅游中心。阜阳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国比较大的地级市之一。
简介
“阜阳”二字合在一起时,作为地名时读音是fǔ,而不是fù,比如山东曲阜(fǔ)。阜阳市位于安徽省西北部,是安徽省第四大城市,皖北中心城市,国家级中原经济区(CPER)南部区域中心城市,淮海经济区区域中心城市,皖豫鲁苏四省交界地交通枢纽中心城市,南北交通大通道京九线的中转站。辖颍州、颍泉、颍东三区和太和、临泉、阜南、颍上四县及省直辖县级界首市。是安徽省人口最多的市,也是全国比较大的地级市、省辖市之一。阜阳交通优越,是安徽3大枢纽之一,市内铁路、公路、航空、水运发达,为安徽前列。[1]阜阳经济与商业发达。商品零售金额仅次于省会合肥,为安徽第二。GDP为安徽第六,发展潜力巨大。
城市概况
史志上曾这样描述这片土地:“襟带长淮,东连三吴,南引荆汝,其水洄曲,其地平舒,梁宋吴楚之冲,齐鲁汴洛之道,淮南内屏,东南枢辖。”泉河、颍河穿市而过阜阳。这里曾是姜子牙、甘茂、甘罗、管仲、鲍叔牙、嵇康的故里,宋代诗人晏殊、欧阳修、苏轼都曾在此为官,并留下了“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等千年传唱的诗篇。阜阳古称“颍州”,早在西周时就是胡子国国都,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在经济学上,阜阳着三大优势:一是交通优势,京九铁路纵贯全境,与商阜、漯阜、青阜、阜淮四条铁路和在建阜六铁路在境内构成“米”字型框架,与陇海、京广、京沪等铁路干线接轨,使阜阳成为六路交汇、十一线引入的全国六大路网性铁路枢纽之一。阜阳编组站是京九线上最大的铁路枢纽,“米”字形铁路枢纽,“井”字形高速公路网,纵横交错的公路网,星罗棋布的淮河水系。全天候的民用机场,加上即将开工的商阜杭高速铁路,共同构建了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在这个立体网内,铁路年发送旅客900万人,运送货物3000万吨;公路年发送旅客2.2亿人,运送货物2.4亿吨;港口年吞吐量超过508万吨,皖北唯一的机场阜阳机场2012年旅客吞吐量达到20.94万人人次。这些优势除合肥、徐州、郑州外,周边已没有城市企及。阜阳正在成为名副其实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加之地处半径200公里范围内的地理中心,为阜阳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奠定了坚如磐石的基础。二是资源优势是国家商品粮、棉、油、肉生产基地,境内煤炭、天然气资源蕴藏丰富;三是区位优势,以阜阳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范围内尚未发育出一个中心城市,阜阳正处于周边大城市围空区的中心,有很强的辐射能力,具有成为中心城市的地理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