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乌开发区位于义乌主城区西南面,前身为义乌城南工业区,于1992年8月挂牌并实施首期开发,1994年8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09年10月经省政府批准成为全省首批整合提升试点单位,规划整合面积93平方公里,2012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14年10月,经省政府批准实施第二批开发区深化整合提升,区域面积达126.72平方公里,其中国家核准面积9.17平方公里。
义乌开发区历经二十年的发展,成功实施了一、二、三期18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逐步发展成为城市功能齐全、配套设施完善、产业高度集聚、人民安居乐业的新城区,是浙中地区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开发区之一。建区以来,始终坚持“三为主、二致力、一促进”的方针,紧紧围绕“大市场拉动大产业、大产业支撑大市场”发展战略,树立“创业兴区、创新强区、和谐立区、希望新区”发展理念,开拓创新,锐意进取,走出了一条以小商品制造为核心,市场与产业联动、二产与三产融合、工业化与城市化互促的特色发展之路,培育了浪莎针织、三鼎织带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打造了义乌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浙大义乌创业育成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形成了以袜业、拉链、纺织等10多个行业为主的传统优势产业集群,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新材料、专用设备制造等新兴产业蓬勃兴起,总部经济、创意研发等现代服务体系逐渐形成.目前开发区正着力发展时尚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食品生物医药健康产业三大主导产业及以总部经济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积极打造吉利动力小镇,全力建设新材料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义乌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加快形成科技人才高度集聚的新兴产业集群。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2家,拥有国家级、省级知名品牌(商标)122个,高新技术企业40家、省级及以上研发、技术中心23个。义乌开发区已成为义乌乃至浙江中部地区最重要的产业基地和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窗口,先后被评为“省级先进开发区”和“中国100个投资热点”。
目前义乌开发区迎来了新的重大战略机遇,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充分发挥龙头、引擎和动力源作用,大力推进“大产业、大平台、大企业、大项目”建设,全力构筑“实业洼地”,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建设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生态型、幸福型现代化开发区,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现代化义乌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