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9月4日,经省政府批准,撤销原送桥镇、郭集镇、天山镇,设立新送桥镇。2013年11月,经高邮市委批准,送桥镇与2007年设置的扬州菱塘光电科技产业园区实行“区镇合一”管理模式。2014年4月,扬州菱塘光电科技产业园区更名为高邮湖西新区。2016年5月17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湖西新区筹建省级高新区。2016年12月15日,江苏省高邮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挂牌(包括送桥镇和菱塘回族乡)。高新区区域面积203平方公里,常驻人口10万人。
历史文化悠久。境内神居山是1200万年前因火山爆发、岩浆迸射形成,据考证为我国古代三皇五帝之一的帝尧“出生地、早期活动中心”。西汉广陵王刘胥墓葬群亦发掘于此,是我国汉文化发祥地之一,文物遗存已移至扬州建成了“天山汉墓博物馆”。送桥因清乾隆皇帝南巡时赐银在向阳河上建桥而得名。高新区也是党的“十七大”代表、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百位人物之一”吴登云的家乡。
区位交通优越。高新区地处江苏省高邮市、邗江区、仪征市,安徽省天长市两省四县市交界处,是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市北郊、高邮市副中心。东有京沪高速、京杭大运河、扬泰机场和正在建设的连淮扬镇高铁,南有宁启铁路、宁通高速公路、扬溧高速公路、扬州港,省道333、省道611均穿区而过,湖西通用机场抓紧推进,大交通格局加速构建,与扬州、高邮的“同城效应”逐渐凸显,要素集聚优势愈加显现。
生态环境优良。高新区三面环湖,一面倚山,北部是江苏省第三大淡水湖、全国第六大淡水湖—高邮湖,南面是 “三十六陂帆落尽,只留一片好湖光”的邵伯湖,东部有一望无际的万亩湖滩,西部是正在创建的省级神居山森林公园。境内森林覆盖率40%以上,空气负离子平均浓度在1400个以上,空气质量优良率95%以上,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实现了“山青水净天蓝”,是国家级生态镇。
产业特色明显。拥有注册企业3160多家,其中集团41家、工业有限责任公司2128家;规上工业企业148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6家,分别占高邮市的28.4%和38.7%,形成了以绿色照明、电线电缆、太阳能光伏为支柱的特色产业集群。高新区是全国著名的“路灯制造之乡”,室外照明灯具占全国市场40%,产品涵盖各类室外绿色照明灯具。高新区是华东知名的“特种电线电缆生产基地”,产品包括500KV及以上超高压电缆等30多个系列。高新区是江苏有名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发源地之一,现有各类光伏企业50多家,产出能力100亿元。
创新成效显著。拥有市级以上研发中心56家、省级研发中心16家、院士工作站1家、博士后工作站3家。先后荣获“中国路灯制造基地”“江苏省绿色照明科技产业园”“ 江苏省特种电缆科技产业园”“江苏省首批产业集群品牌培育基地”“江苏省特色产业集群”“国家灯具生态原产地产品”等12张省牌、国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