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统能为风电场带来哪些利益和帮助作用?
1. 本系统也叫做“智能谐波法分析诊断系统”或“HDS谐波法设备状态数据诊断系统”,用于发电机组、变压器、高压电缆、电动机、电力电容器、泵类、空压机等机电设备/设施的运行状态和早期隐藏着的、不易被发现的故障隐患进行检测诊断,做到有问题提前发现和预警,并对设备/设施的寿命做出预测。
2. 仅以风电场为例。譬如某个风电场的高压电缆主缆若发生故障(例如被“打爆”)造成一些风机也跟着停机,那么对生产运行的影响和损失很大。这种情况尤其对于南方的许多的风电场是很明显的,夏季潮湿多雨,外界应力的变化造成的影响,包括温度、湿度、电压、负载变化对电缆的冲击影响,电缆随着时间的老化,这种被打爆击穿的可能性会日益增多。那么,如果能有一种技术对高压电缆的运行状态和早期隐藏的故障隐患点提前发现和预警,用户在高压电缆被“打爆”以前就对它的不易察觉的早期征兆问题预先发现并做及时处理,不是就对风电场的经济损失大大降低了吗?这是经济上的避免巨大损失;另外,从安全生产的角度上,防止或减少了突发事故的发生,这不也是一个有效的保障和提升吗?
3. 不仅仅是高压电缆,比如火电厂、核电厂、电力公司、水电、化工厂等用户的其他的机电设备,例如发电机组、变压器、电动机/电力电容器等也同样隐藏着各种不同的故障隐患,只不过用户难以察觉到罢了。这些故障隐患问题往往都是早期的,不易被发现的,若等到这些隐患问题悄无声息地蔓延发展到一定程度导致设备损坏停机,那就晚了,那是措手不及的!因为很多事故问题用户也不知道损坏的设备/设施用多长时间能处理好恢复正常运行,那么,这停机期间造成的损失将是无法估量的,但是这些隐患问题又是长久以来让用户头疼的无法能够很好解决的问题,所以本系统可以为这些企业用户解决这些被困扰已久的疑难问题发挥重要作用。
技术原理:
1. 任何机电设备都有缺陷,任何有缺陷的设备都会产生相应的谐波,通过对谐波的分析,可以确定电气设备的缺陷位置和使用寿命。
2. 机电设备如:电动机、变压器、变频器、发电机等,在不同工作状态和不同的劣化程度下都会产生不同的高次谐波,这如同老中医给病人号脉诊断早期潜藏的疾病的道理类似,因为人的一些疾病通常能够通过“脉象”反映出来,医生通过“脉象”的反映就可以将病人的病情诊断出来。同理,机电设备的各种工作状态和劣化情况与高次谐波也都存在着直接的对应关系。
3. 智能谐波法分析诊断系统就是采用谐波法对机电设备的健康状态进行检测,通过测量机电设备电流中的谐波含量的大小来判断机电设备的劣化度及其原因和位置。
应用范围:
发电机组、变压器、高压电缆、电动机、电力电容器、变频器、UPS电源、泵类、空压机、中央空调、大型抽风/送风/吸尘设备,等等。
应用行业:
可用于电力、化工、石油天然气、轨道交通、矿山、军工等领域。
系统类别:
1. 便携式
2. 在线式
系统构成(便携式):
1. 传感器
2. 采集器
3. 电脑
4. 数据库
5. 附件
系统特点(便携式):
1. 独特的专利技术,超过50年的数据积累;
2. 带电检测,无需停机;
3. 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
4. 快速提取谐波信号;
5. 无需复杂操作,智能化分析处理,快速生成检测诊断报告,结果清晰、一目了然;
6. 提前发现问题并预警,指导维修,避免突发事故。
可检测项目如下表所示:
设备/部件
|
检测项目
|
老化与故障
|
备注
|
发电机部
|
转子.轴承.固定(装置)
|
转子的偏心、固定不良、(反负载侧轴承损伤)
|
检测条件:
1. 所有被检测的机电设备/设施均要求带电检测,不停机;
2. 对于风力发电机组的检测,负载率应在50%以上。
|
线圈绝缘(匝间/相间),振动
|
相间/匝间绝缘的不良、电压不平衡或热振动
|
轴承,轴承支座(电机箱体)
|
轴承(主要是负载侧)的损伤、轴承的变形
|
间隙不均一、振动
|
灰尘附着、转子偏心、发热,空气振动
|
原动机部
|
联轴器异常、同轴度低
|
轴承磨损、不均衡、联轴器和皮带过松
|
|
轴承损伤、异物附着
|
轴承磨损、负载内部的异物混入和附着
|
|
回转轴异常、接触部磨损
|
主轴不良、磨损、负载内部的异物附着
|
|
齿轮、带轮系统老化
|
齿轮传动,传动带的损伤
|
|
高压电缆
|
绝缘体
|
液体性放电、电气性放电、化学性放电、部分放电、疲劳破损(龟裂)
|
电缆异常/劣化时,磁通量波形会变乱。电缆内的导体发生局部过热时,会在电流的高次谐波成分中体现出来,通过对各次谐波的含有率计算分析电缆的运行状态。
|
|
局部过热、绝缘低下、电气性能低下
|
屏蔽层
|
损伤、热变形
|
保护层
|
损伤、浸水、蚁害、鼠害
|
电缆头连接部
|
部分放电、漏电痕迹、绝缘低下、污损、变形、龟裂”等等
|
|
施工造成的外伤、浸水、异物外压变形
|
变压器
|
线圈绝缘(匝间/相间),振动
|
线圈绝缘老化、线圈局部过热(振动)、电磁振动(铁芯)
|
对于风力发电场箱变、主变的检测,负载率应在50%以上。
|
效率、发热、绝缘油、振动
|
因绝缘老化、涡电流、发热、热振动现象引起的功率低下
|
电机部
|
转子.轴承.固定装置
|
转子的偏心、固定不良、基础共振、支架底座松动、导管线管油管固定不良、反负载侧轴承损伤
|
谐波法检测系统还可以实现对电机电流三相不平衡度的诊断,电机功率三相不平衡度的诊断,变频器、逆变器、变压器、驱动器拖载能力的诊断和电动机、发电机拖载能力的诊断。
|
线圈绝缘(匝间/相间),振动
|
线圈端部松动、匝间及相间绝缘、三相发热及做功不平衡、热振动、异物附着等
|
轴承,轴承箱损伤
|
轴承(主要是负载侧)的损伤、轴承的变形、磨损磨耗、间隙过大、轴承润滑不良、异物附着、润滑油脂析出碳化等异常
|
空气隙不均一振动
|
灰尘附着、转子偏心、发热,空气振动
|
负载部
|
联轴器异常、同轴度低
|
轴承磨损、不均衡、联轴器和皮带过松
|
只能检测一级负载,即与发电机组直接相连的负载部分。
|
轴承损伤、异物附着
|
轴承磨损、负载内部的异物混入和附着
|
回转轴异常、接触部位磨损
|
主轴不良、磨损、负载内部的异物附着
|
齿轮、传动带损伤
|
齿轮传动,传动带的损伤
|
电容器
|
电容器绝缘
|
电容器外部绝缘劣化
|
|
电容器功率
|
电容器容量变化,电解质的老化
|
|
变频器/逆变器部
|
平滑(电解)电容
|
充放电平滑电容
|
|
控制电路
|
控制从AC-DC,DC-AC的电路
|
|
电力元件
|
IGBT等
|
|
运行电路
|
AC-DC,DC-AC的运行电路
|
|
UPS 不间断电源
|
平滑(电解)电容
|
脉流高次谐波、负载的变动
|
|
控制电路
|
电力电容、电容、电阻的劣化
|
|
电力元件
|
整流元件、逆变换元件的劣化
|
|
运行电路
|
电容、电阻的劣化
|
|
诊断后表示值的意义区分:
劣化阶段
|
劣化值
|
劣化状态
|
备注
|
A
|
40%以下
|
正常
|
————————
|
B
|
B1
|
41%---60%
|
轻度异常
|
6个月后复查,建议趋势管理。
|
B2
|
61%---80%
|
中度异常
|
3个月后复查,建议趋势管理。
|
B3
|
81%---90%
|
重度异常
|
1个月后复查,建议趋势管理。
|
C
|
90%以上
|
劣化
|
存在严重劣化,按照检测诊断报告建议检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