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120GHz的调频连续波(FMCW)雷达产品,支持四线制和两线制应用。多个型号,产品***大量程可以达到120m, 盲区可以做到10 cm。由于它工作频率更高,波长更短,所以尤其适合固体应用,通过透镜发射接收电磁波的工作方式,在高粉尘,恶劣温度环境下(+200℃)具有独特的优势。仪表提供法兰或者螺纹的固定方式,使得安装便捷简易。
此系列的主要优势如下:
n 基于自研的CMOS毫米波射频芯片,实现更紧凑的射频架构,更高的信噪比,更小的盲区。
n 5GHz工作带宽,使产品拥有更高的测量分辨率与测量精度。
n ***窄3°天线波束角,安装环境中的干扰对仪表的影响更小,安装更为便捷。
n 波长更短,在固体表面具有更好的反射特性,因而不需要特别的使用万向法兰来进行瞄准。
n 支持手机蓝牙调试,方便现场人员维护工作(后续版本会支持★)1. 结构图
管螺纹过程连接常温结构尺寸示意图
万向法兰万向高温结构尺寸示意图
防腐法兰高温高压结构尺寸示意图
2. 安装
安装需要注意的两点:(1)对准目标料位,尽量保证垂直入射料位;(2)避免虚假回波。典型工况参见以下几点。
保证波束范围内没有干扰物,如人梯,台阶。
仪器安装位置示意图
仪表安装应保证天线波束避开进料口,如图所示。
天线波束避开进料口
仪器安装至少离容器壁20cm,否则很可能产生错误读数。
安装至少离容器壁20cm
锥型容器尽量保证波束直射罐底,否则在罐底的测量结果可能不准确
锥形罐尽量保证波束直射罐底
3. 安装|INSTALL
5.1 单腔外壳24VDC供电四线制产品接线图
四线制应用中,除24v供电端子外,4-20ma模拟量输出是单独的两个端子。同时四线制也提供485输出端子。
5.2 单腔外壳24VDC供电两线制产品接线图
两线制产品示意图
4. 仪表操作|OPERATION
产品显示模块由4个按键和128×64 点阵显示屏显示。
显示系统有4种显示界面模式:
【运行测量界面 Run Mode】:显示系统运行状态和当前测量数据
【回波曲线界面Echo Mode】:显示系统当前测量的回波情况
【历史曲线界面 Memo Mode】:显示系统运行记录的历史测量数据
【设置参数界面 Setup Mode】:设置系统运行的各类数据参数
【输入数据界面 Input Mode】:输入参数的数值,数字或字符
在不同的显示模式下的4个按键的功能也不同
6.1. 运行测量界面说明
表6–1运行测量界面时按键功能说明
标注
|
功能
|
键盘
|
①
|
-切换进入设置参数界面
|
OK
|
②
|
-NULL
|
|
③
|
-NULL
|
|
④
|
-切换进入回波曲线界面
|
BK
|
n 运行测量界面,显示如下。
运行测量界面示意图
6.2. 回波曲线界面说明
标注
|
功能
|
键盘
|
①
|
-切换进入运行测量界面
|
OK
|
②
|
-NULL
|
|
③
|
-显示/隐藏阈值曲线
|
|
④
|
-分段显示回波曲线
|
BK
|
在运行测量界面下,按【BK】键进入回波曲线界面
在回波曲线界面,按[BK]键可以实现回波曲线界面到运行测量界面的切换。
回波界面中,特别地:
198db数字表示量程内***大的回波强度,良好的金属反射板,回波强度应该在220dB左右,回波强度如果小于70dB,表明回波信号较弱,需要技术人员进行相应的排查。
6.3. 设置参数界面说明
设置参数界面时按键的功能说明
标注
|
功能
|
键盘
|
①
|
-切换进入运行测量界面
|
BK
|
②
|
-向上移动选择条目
|
|
③
|
-向下移动选择条目
|
|
④
|
-进入所选条目子界面
|
OK
|
由运行测量界面,按【OK】切换进入设置参数界面,如下图显示:
6.4.1 【基本设置】
【基本设置】菜单项可以实现多种功能,如下表所示。通过这些参数设置,可以实现物位计的快速启动。选中【基本设置】,按【OK】进入选项界面,选项列表如下表所示:
基本设置菜单选项
默认位置
|
菜单项
|
•
|
高低位设定
|
|
量程设定
|
|
盲区设定
|
|
阻尼时间
|
|
介质类型
|
|
容器类型
|
6.4.2 【高级设置】
选中【高级设置】,按【OK】进入选项界面,选项列表如下表所示:
高级设置菜单选项
默认位置
|
菜单项
|
•
|
虚假回波学习
|
|
距离偏移
|
|
总线地址
|
|
输出位置
|
|
电流仿真
|
|
电流函数
|
6.4.3 【服务】
选中【服务】,按【OK】进入选项界面,选项列表如下表所示:
服务置菜单选项
默认位置
|
菜单项
|
•
|
回波速率
|
|
窗口设置
|
|
回波比例
|
|
回波锁定
|
|
一级滤波
|
|
二级滤波
|
|
响应速率
|
|
阈值设定
|
6.4.4 【显示】
选中【显示】,按【OK】进入选项界面,选项列表如下表所示:
显示菜单选项
默认位置
|
菜单项
|
|
测量模式
|
|
距离单位
|
|
语言
|
|
LCD对比度
|
6.4 菜单选项操作说明
6.4.1 基本设置菜单操作
6.4.1.1 【高低位调整】
按【 】进入基本菜单选项【高低位调整】
【高低位设定】涉及量程设置有关它,与【高位调整】一起映射测量值与电流输出(4-20mA)的对应关系。【基础设置】菜单中选【高低位调整】,按【OK】 按键,进入【高低位调整】,按【OK】键编辑操作完成,按【BK】退出。
• 【高低位设定】高位对应满料位置,低位对应空仓位置,如下图所示。
低位调整编辑界面与定义
6.4.1.2 【量程设定】
按【 】进入基础设置菜单选项【量程设定】
为了测量得到正确的结果,需设置仪表的量程范围。选中【基本设置】菜单,进入【量程设定】选项,如需修改数值,按【OK】键编辑操作完成。按【BK】退出。
参数名称
|
量程
|
参数范围(m)
|
1~85
|
1~35
|
1~120
|
默认值(m)
|
85
|
35
|
120
|
关联配置
|
(1) 盲区,如果设置的量程值小于(盲区+0.5),则量程自动设置为(盲区+0.5)
(2) 4mA对应位置,
当电流输出函数为距离时,4mA对应位置和量程对应,且同时修改;
设置量关系:
盲区+0.5 <= 量程
|
选项意义
|
大于量程的回波区域不选择
|
特别事项
|
无
|
6.4.1.3 【盲区设定】
进入【基本设置】菜单,选中【盲区设定】,按【OK】按键,进入选项编辑盲区范围,显示如下。如需修改数值,按照键盘菜单编辑操作完成。
盲区设定编辑界面
盲区说明
|
85m(固体)
|
35m(液体)
|
120nm(固体)
|
参数名称
|
盲区
|
参数范围(m)
|
0~(量程-0.5)
|
0~(量程-0.5)
|
0~(量程-0.5)
|
默认值(m)
|
0
|
0
|
0
|
关联配置
|
(1) 如果盲区设置的值大于(量程-0.5),则盲区自动设置为(量程-0.5)
|
选项意义
|
小于盲区的回波区域不选择
|
特别事项
|
无
|
6.4.1.4 【阻尼时间】
为了提高测量输出值的稳定性,可以设定更大的【阻尼时间】来实现测量值稳定,增加抗干扰能力。例如,阻尼时间为2秒,被测物体位置在t时刻发生阶跃变化,测量输出值在10秒后时跟随到被测物体实际位置,进入【基本设置】菜单,选中【阻尼时间】,按[OK],显示如下图所示下:
阻尼时间编辑界面
阻尼时间说明
参数名称
|
阻尼时间
|
参数范围(S)
|
0~100
|
默认值(S)
|
5
|
关联配置
|
无
|
选项意义
|
阻尼输出,提升信号稳定性
|
特别事项
|
无
|
6.4.1.5 【介质类型】
进入【基本设置】菜单,选中【介质类型】,按【OK】按键,进入容器类型选择菜单
固体
液体
6.4.1.6 【容器类型】
进入【基本设置】菜单,选中【容器类型】,按【OK】按键,进入容器类型选择菜单。
容器类型说明
参数名称
|
容器类型
|
大仓
|
该参数追求测量输出稳定
|
小仓
|
适应绝大多数工况
|
快速
|
合适需要快速测量的工况
|
测试
|
0延迟 适合内场测试
|
6.4.2 高级设置菜单操作
6.4.2.1 【虚假回波学习】
· 按【OK】键进入基本设置菜单栏再按【 】进入【高级设置】菜单
按【OK】键进入【虚假回波学习】设置,【虚假回波学习】可以学习到包含已知障碍物容器中的虚假回波,并形成背景噪声的筛除曲线(阈值曲线),学习虚假回波之前需要设置好【阈值模式】和【阈值区域】。按【OK】键编辑操作完成,按【BK】退出。显示如下:
6.4.2.2 【距离偏移】
· 按【 】键进入【距离偏移】
设定【距离偏移】修正理想测量值和实际测量值的偏差。出厂前已经设置完成,按【OK】键编辑操作完成,按【BK】退出。显示如下:
6.4.2.3 【总线地址】
· 按【 】键进入【总线地址】
本功能只适用于RS485MODBUS通讯,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仪表使用HART通讯接口连接到上位机时,需要用此功能将仪表设置为多点工作模式。按【OK】键编辑操作完成,按【BK】退出。显示如下:
6.4.2.4 【输出模式】
· 按【 】键进入【输出模式】
根据客户的要求选择【电流输出模式】的方向,按【OK】键编辑操作完成,按【BK】退出。
6.4.2.5 【电流仿真】
· 按【 】键进入【电流仿真】
设定【电流仿真】来校准电流输出的误差值,出厂前已校准,按【OK】键编辑操作完成,按【BK】退出。显示如下:
6.4.2.6 【电流函数】
· 按【 】键进入【电流函数】
设定【电流函数】,可以设置仪表遇到丢波故障时,实际输出电流的值。按【OK】键编辑操作完成,按【BK】退出。显示如下:
6.4.3 服务菜单操作
6.4.3.1 【回波速率】
按【 】键进入【回波速率】
【回波速率】用于调整波形变化速度的快慢,数值越大波形变化越慢越稳定,反之数值越小波形变化速度越快。按【OK】键编辑操作完成,按【BK】退出。显示如下:
6.4.3.2 【窗口设置】
· 按【 】键进入【窗口设置】
【窗口设置】用于对波形锁定后前后范围搜索。当前回波锁定以后会在设定的这个范围值内前后搜索***强回波,如果当前回波丢失,或者上料下料过快回波没有跟踪上,它会在全程搜索一个***强回波并且确认当前回波。如之前丢失的回波在恢复,也不会确认之前的丢失的回波了。时间的话是箭头跟踪的速度。按【OK】键编辑操作完成,按【BK】退出。显示如下:
6.4.3.3 【回波比例】
按【 】进入服务设置菜单选项【回波比例】
窗口以为回波大于窗口内回波的百分比
选中【服务】菜单,进入【回波比例】选项,如需修改数值,按【OK】键编辑操作完成。按【BK】退出
6.4.3.4 【回波锁定】
按【 】键进入【回波锁定】
【回波锁定】选择锁定的话是在这个窗口范围内寻找信号(这里窗口范围指的是前面窗口设置的的参数)。解锁的话就是在全程寻找信号。按【OK】键编辑操作完成,按【BK】退出。显示如下
6.4.3.5 【一级滤波】
按【 】键进入【一级滤波】
【一级滤波】在小量程测量环境中可根据波形选择开启或关闭。按【OK】键编辑操作完成,按【BK】退出。显示如下:
6.4.3.6 【二级滤波】
· 按【 】键进入【二级滤波】
【二级滤波】是界面滤波在大量程测量环境中可根据波形选择开启或关闭,要求盲区太小的话不要使用。按【OK】键编辑操作完成,按【BK】退出。显示如下:
6.4.3.7 【响应速率】
按【 】键进入【响应速率】
【响应速率】用于调整仪表对实际料位增加的响应速率,速率和时间设置变更时,响应速率自动发生变更。一般固体速率设置稍大,液体稍小。按【OK】键编辑操作完成,按【BK】退出。显示如下:
6.4.3.8 【阈值设置】
按【 】键进入【阈值设置】
【阈值设置】设置有效回波的阈值大小,阈值设定越大,要求现场有效回波幅度越强,有利于剔除小信号杂波的干扰。按【OK】键编辑操作完成,按【BK】退出。显示如下:
6.4.4 显示菜单操作
6.4.4.1 【显示模式】
· 按【 】键进入【显示模式】
设定【显示模式】可以显示物位 空高 比例三种模式,按【OK】键编辑操作完成,按【BK】退出。显示如下:
6.4.4.2 【测量单位】
· 按【 】键进入【测量单位】
根据需求来更改单位 默认单位为m按【OK】键编辑操作完成,按【BK】退出。显示如下:
6.4.4.3 【语言】
· 按【 】键进入【语言】 可选择中文,英文,韩文,按【OK】键编辑操作完成,按【BK】退出。显示如下:
6.4.4.4 【LCD对比度】
· 按【 】键进入【LCD】
设定【LCD】可以调节显示屏亮度,选中【LCD】,按【OK】键编辑操作完成,按【BK】退出。显示如下:
7 附录:术语表
波束角:以比***大值低3dB作为界限的波束宽度。***小波束角3°,如图所示。
距离分辨率(Range Resolution):距离分辨率是指雷达分辨两个靠得很近物体的能力。 如果两个物体的间隔小于物位雷达的距离分辨率,那么雷达只能测得一个距离值,此距离值不等于其中任何一个物体的距离值,而是两个物体距离值的综合。调频带宽B=5.1GHz,***小距离分辨率=C/2B≈3cm。
测量精度(Accuracy):如果只有一个物体且这个物体移动了很小的距离,物位雷达是否能识别距离变化。分辨出单个物体移动距离的指标叫做精度。的中频信号进行自有算法分析,测量精度为0.1mm。
环境温度:接触设备外壳的周围空气的温度。
盲区:指仪表的近端的测量极限,盲区内仪表无法测量
dB(分贝): 表示信号幅值的单位。
介电常数(DK):在电磁场感应下,电介质储存电能的能力。常称为相对介电常数。介电常数的增长直接与回波幅值的增长成比例。相对真空/干燥空气介电常数是 1。
回波:雷达接受到的反射的信号。
发射锥体:天线波束角度的延伸。
虚假回波:任何不是所需目标产生的回波。一般来说,虚假回波由容器的障碍物产生。
多重回波:在目标回波距离出现的多次反射回波,可能为2次,3次。
极化:发射的电磁波属性,描述随时间改变的电场矢量的方向和幅值。
量程:(1)指仪表的***远测量极限(2)特殊的,指人为设定的***远距离,该距离以外,仪表处理数据的时候不考虑。
重复性:在相同测试环境下,多次测量同一个反射目标,测量结果的偏差程度。
光速:符号C,电磁波速度(包括电磁波和在自由空间的光。)光速为 299,792,458 米每秒。
阈值曲线:一个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作为阀值,超过其的回波被认为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