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云南省某建制镇生活垃圾填埋场中渗滤液处理工程所采用的两级DTRO工艺从工艺流程设计、处理效果、运行成本等方面进行介绍,该工程处理规模为15m3/d,运行结果表明,出水CODcr质量浓度不超过34mg/L,BOD5质量浓度不超过17mg/L,NH3-N质量浓度不超过8mg/L,TN质量浓度不超过10mg/L,SS质量浓度降至0mg/L,出水水质稳定且满足《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对渗滤液排放标准的要求。
为推进云南省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行动,省政府积极组织开展了全省建制镇供水、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建设工作,以全省570个建制镇为重点,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云南省地形多变,在三类基础设施中,生活垃圾治理是最大难题,目前建成项目多为小规模垃圾填埋场,设施建设本着“共建共享”原则,以建制镇为中心,覆盖周边服务范围内的生活垃圾。
垃圾填埋产生的渗滤液是一种污染物组份极为复杂的污水,具有BOD5、COD、重金属及氨氮含量较高,微生物营养元素比例失调,水质水量波动大易受影响等特点[1]。
因此,处理渗滤液最直接、最高效的方式是在填埋场区设置污水处理厂,就地排放、就地处理。在小规模的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中两级DTRO一体化设备工艺可发挥巨大优势。通过工程实例分析,对今后云南省建制镇生活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意义。




2.1水量平衡计算
15m3/d两级DTRO系统水量平衡计算见图2。




一级反渗透处理的浓缩液进入到浓缩液池,浓缩液的产量为3.75t/d,浓缩液将暂时存放在浓缩液储存池内,达到一定量后启动螺杆泵(此处配置两台螺杆泵,一用一备),将浓缩液回灌至填埋库区内的浓缩液回灌塘内;同时,当两级DTRO系统检修停机不能正常工作或者旱季时,渗滤液可以通过浓缩液回灌系统回灌至填埋库区,达到减量或者应急处理要求。
3处理效果
本项目两级DTRO系统通过采用高截留率反渗透膜提高对小分子有机物的截留率,在渗滤液进入系统前将pH值调至6.1~6.5,一方面防止无机盐的结垢,另一方面使得渗滤液中游离态的氨与加入的硫酸形成二价氨盐,提高对氨氮的去除率。
同时,注意控制进水温度对膜截留率的影响,温度每升高10℃,去除率只会下降0.5%~1.0%,反之会提高0.5%~1.0%。系统建成经调试运行后,对工程出水水质进行监测,得到各工艺段污染物去除效果见表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