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山州农业环境保护与农村能源管理站 杨刚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不断推进,文山州农业部门从21世纪初开始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农村沼气作为农村新能源,在改革农村用能结构、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大力使用沼肥,不仅有利于减少化肥用量,改善土壤理化结构,促进生态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且有利于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实现农村脱贫致富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时农村沼气建设对农村人才培养、沼气技术革新以及今后管理服务等方面都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农村沼气建设发展的重要意义
加强农村沼气建设,是利用科技有效处置农村家庭人畜粪尿,改善农村生活卫生条件,保护乡村自然生态免遭破坏,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减少环境污染,解放农村劳动力,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必然选择,是发展现代循环农业、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必然选择,对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等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建设农村沼气,彻底改变了农村家庭烧柴烧煤烟熏火燎的状况。发展农村沼气配合农村电网改造,有力整合了农村生活用能结构,改善了农村家庭环境卫生状况,提升了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了农村生活质量;有力促进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了农村“厕所革命”和促进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减少农村烧煤用电的经济支出,因为沼气一次性投资建设,可以长期受益,节省了家庭砍柴、运煤劳动力开支,解放了家庭劳动力以从事其他生产,增加了农村家庭经济收入。
(二)农村沼气变人、畜禽粪便为沼液和沼渣,为农田提供优质高效的有机肥料,以提高土壤肥力、土地生产力和农产品质量;沼液还可作为农作物营养液进行叶面施肥、预防和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等。发展农村沼气,有利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三)发展农村沼气,可以改善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推进农村脏乱差环境整治,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推动现代化新农村建设进程。另外,不少地区农村因为养殖业众多,畜禽粪便得不到有效、及时地处理,给农村环境构成威胁,甚至污染水源,这已成为当前农村环境整治中最为关键的问题。在过去几年,不少地区开展了沼气工程,这不仅解决了农村畜禽粪便污染问题,整洁了农村环境,改善了农民居住条件,还大大阻碍了疫病传染效率,保障了农村人口健康。
(四)循环利用,推动环境友好型新农村建设进程。发展农村沼气和开发农村新能源,结合新时期“厕所革命”配套进行改厕、改厨、改圈,能把农村的“三废”变成宝贝进行有效利用,促进农村生产、城乡生活、自然生态的协调发展。
二、文山州农村沼气建设的现状
文山州地处云南东南边陲,民族众多,山区面积大,全州总土地面积3.2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区占70%以上,全州342万总人口中,乡村人口达307万,绝大部分居住在山区,而且主要生活燃料是煤、作物秸秆和树木,造成植被破坏,石漠化面积逐年增加,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文件提出的“大幅度增加沼气建设投入规模,加快普及户用沼气,支持养殖场建设大中型沼气,以沼气建设带动农村改厩、改厕、改厨”,《云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的“大力普及农村沼气,积极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沼气建设被列入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农村生态建设,改善生活、生产条件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这有效推动了我州农村沼气工程建设向规模化、多元化方向发展。
三、文山州农村沼气建设使用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工作不到位。部分乡镇领导干部对沼气建设的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只是注重转发文件、下达任务,不能深入沼气建设一线抓落实,也不能积极履行职责参与沼气建设,严重限制了沼气建设推广工作。
(二)资金投入不足。农户自有经费难以弥补,地方财政困难,配套资金不能足额到位,造成建池资金、项目监管经费短缺,严重影响了沼气建设的进度和质量。
(三)人才队伍不健全,专业理论水平参差不齐。一是沼气建设部门专业人才缺乏;二是沼气技术工人严重不足;三是随着事业单位机构改革,人员向外分流严重,工作力量显得薄弱;四是沼气建设理论水平参差不齐。这种状况很难适应新形势下沼气建设和管理使用工作的需要。
(四)沼气池产气效果不理想。建沼农户普遍对科学管理和综合利用知识了解不多,安全意识薄弱,加之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多数农户不能及时进行管护,致使相当数量沼气池不能正常运行或停止运行,达不到最佳产气效果。
(五)存在重建轻管轻利用问题。目前,虽然不少地区沼气利用还处于初始阶段,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国家投资力度的加大,各项实验数据对比不断更新,为沼气工程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沼气池建好后,普遍存在轻管理使用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沼气池产气不正常甚至报废停用的现象时有发生。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不够,不能充分发挥沼气建设作用。不少地方仅停留在解决农民生活用能上。
(六)后续服务跟不上,病废池数量较多。由于后续服务体系不健全、资金不足、服务对象零星分散等问题,我州病废沼气池较多。当前,文山州虽然建立有547个农村沼气服务网点,但出于技术工人较少,建池质量低,安装不规范,加之农户使用操作不当,服务网点不能及时上门提供服务;由于外出打工、异地搬迁扶贫、农村危房改造、城乡开发、乡村公路改造等方面原因,建池农户得不到有效服务,大部分沼气池不能正常运转使用。据2019年报废沼气池调查,农业部门承建户用沼气池70966口,报废51175口,报废率72.1%,挫伤了农户建池积极性,进而影响了沼气池建设的应用效果和效益。
四、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引导,全力以赴推进沼气建设。发展农村沼气,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环境卫生,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当前,国家沼气建设投入重点转入特大型、大中型沼气,通过积极争取,增加特大型、大中型沼气建设计划是完全可能的。由此,各级各部门要协调一致,加强政策引领、舆论引导,宣传发动到位、引导到位、工作到位、责任到位,共同推进沼气池建设与管理使用。我州实施沼气池建设的有利因素和条件不错,进一步坚定信心,结合当前农村“厕所革命”修复病瘫池、新建大中型池,扎实抓好我州农村沼气池建设与管理,为提高农村沼气建设应用效益,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二)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观念,加强组织领导。沼气建设不仅为农村提供生活用能,改变农村用能结构,还能清洁农村环境卫生,清除农村病菌污染源,保护农村自然生态环境,让农村山更青水更绿。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领导,站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高度,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充实各级沼气建设管理机构,进一步完善各级服务体系,协同联动,推进农村沼气建设与管理使用,确保沼气建设及使用覆盖面,提高沼气应用实效。
(三)大力开展沼气综合利用技术试验研究与应用。由政府统一组织协调,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校企(事)联合、行业联动等多种方式,整合资源,开展沼气综合利用技术试验研究。试验研究成熟一项就示范推广普及一项,积极引导农村发展“猪—沼—果、菜、粮、饲”等农业生态模式,充分发挥沼气建设应用的综合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文明发展。
(四)资金投入是农村沼气建设的有力保障。各级政府要将农村沼气建设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保障沼气建设工作所需的人财物条件。采取招商引资、项目立项、政府扶持、农户自筹等多渠道筹资方式,加大农村沼气建设投入力度。各级政府要加强对投入沼气建设使用资金的监督管理,统筹规划,统一标准,不定期开展沼气建设资金使用情况的检查、督促或审计,确保有限的资金足额精准到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五)加大培训宣传力度,提高全民沼气安全管理使用意识。一是加强沼气建设管理人员和沼气技术工人的培训,提高他们沼气建设与管理理论水平;二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介,进行沼气安全管理使用及沼气建设意义的全面宣传,提高社会对沼气建设的认知度,调动全民支持、参与沼气建设与管理的积极性,促进沼气建设与管理水平提高;三是沼气建设主管部门要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充分利用“世界环境日”“法治宣传月”“安全宣传月”“科普宣传月”及农业科技下乡等活动,加强沼气建设与安全使用常识的宣传;四是各级组织实施沼气建设与管理的单位,要结合安全生产监管职责,进村入户开展沼气安全隐患检查排查,同时向沼气用户宣传讲解沼气安全利用知识,发放沼气知识宣传资料。通过广泛培训宣传,提高全民建设沼气、净化环境、保护生态的环保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