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在灾害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实时监测和预警:智能电网能够实时监测电网状态,通过集成在电网中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收集温度、湿度、风速、风向等关键气象数据,结合大数据分析和智能预警算法,提前预判灾害风险。例如,无人机和微气象在线监测装置可以实时监测输电线路周边环境,一旦发现异常气象条件或潜在火情,系统会立即发出警报,通知巡检人员迅速处置。
快速响应和恢复:在灾害发生时,智能电网能够快速诊断故障,实现故障区域的自动隔离和快速恢复。分布式发电系统可以在主电网瘫痪时提供备用电源,保障关键设施的电力供应。例如, 安顺供电局 开发的“气象预警自动提醒机器人”通过智能推送和精准触达,大幅缩短了灾害响应时间。
减少停电范围:通过智能调度系统,智能电网可以自动切换供电线路,隔离故障区域,减少停电范围。例如, 国网银川供电公司 利用无人机和微气象传感器,实现了对输电线路防汛防火风险的全方位、多层次管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巡检人员的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1。
预测性维护:AI技术可以通过分析设备数据,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从而提前进行维护,减少停电风险。例如,利用机器学习模型分析历史数据,识别出故障前的模式,可以在设备出现问题前进行维修。
负荷预测和管理:在灾害发生时,智能电网能够预测负荷变化,帮助电网调整发电和分配,防止过载。例如,在高温天气下,AI可以预测空调负荷增加,提前调配资源。
风险评估和资源调度:智能电网可以通过分析历史灾害数据和地理信息系统(GIS),评估不同区域的电力设施风险等级,指导防灾资源的分配。例如,分析卫星图像和实时气象数据,预测灾害路径和影响范围,提前加固或调度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