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完善广西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实施方案》,其中提到:
推行绿色低碳交通设施装备,推广大容量电气化公共交通和电动汽车,鼓励发展氢能、先进生物液体燃料、天然气等绿色能源交通工具。推进铁路电气化改造。加大新建船舶应用电力、天然气、氢、混合动力等推广力度,完善高速公路服务区、港口、客运枢纽、物流园区、公交场站等充换电、加氢、加气站点布局及服务设施,降低用能成本。开展多能融合交通供能场站建设,推进新能源汽车与电网能量互动试点,推动车桩、船岸协同发展,打造油气氢电多元供能的综合供能服务站网络。
探索同一市场主体运营多能互补、多能联供区域综合能源系统,推广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鼓励煤电企业向“发电+”综合能源服务型企业和多能互补企业转型,鼓励煤电耦合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等转型综合能源服务商。
提升油气田清洁高效开采能力,推动炼化行业转型升级,加大减污降碳协同力度。在满足安全和质量标准等前提下,探索生物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生物天然气等清洁燃料接入油气管网机制,以及输气管道掺氢输送、纯氢管道输送、液氢运输等高效输氢方式。鼓励传统加油站、加气站优先改造为油气电氢一体化综合供能服务站。
完善煤电油气供应保障协调机制,优化能源储备设施布局。完善煤炭、石油、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探索建立氢能产供储销体系。
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上下游协同、供应链协作的清洁低碳能源技术创新促进机制,通过工程化集成应用形成先进技术及产业化能力。积极培育氢能制、储、输、加、用、燃料电池等产业链,推动建立广西氢能产业联盟。
开展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技术研究攻关,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氢能、储能、节能降碳等清洁低碳能源领域科技协同创新,重点推进可再生能源发电和综合利用、新型电力系统、智慧能源、交通能源融合、可再生能源建筑、深远海风电、可再生能源燃料等关键技术应用,鼓励核能综合利用、LNG冷能利用、氢能制储运、海洋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创新。
加大对清洁低碳能源项目、能源供应安全保障项目投融资支持力度,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将符合条件的重大清洁低碳能源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持续用好自治区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农业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工业绿色发展专项资金等,支持分布式发电、农村能源、节能技术改造和统调发电机组灵活性改造等项目,鼓励市县出台支持风电和光伏发电、新型储能和新型电力系统、氢能、海洋能等发展的财政政策。
探索制定能源领域绿色低碳产业指导目录和碳排放量、碳减排量等核算标准。研究落实清洁高效火电、可再生能源发电、核电、储能、氢能、清洁能源供热以及新型电力系统等领域技术标准和安全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