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上午,由上海环交所、中石化碳产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工业副产氢碳排放核算方法》标准发布暨氢贸易研讨会”在上海环交所顺利召开。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标准创新发展处副处长周勤,中石化碳科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陈文钢,虹口区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沈素子、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张侃、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宋琳玲等出席。上海环交所董事长赖晓明出席会议并做相关致辞。

氢能作为实现双碳战略的重要抓手与能源战略转型的方式之一,但由于标准的缺失,在碳排放溯源管理以及碳交易,仍面临诸多挑战。此次发布的《工业副产氢碳排放核算方法》标准,由国富氢能联合上海环交所、中石化碳科、国电投碳资产管理公司、上期所共同编制完成。该标准适用于焦炉煤气、氯碱、丙烷脱氢等工业生产过程中副产氢气的碳排放核算,对工业副产氢制取全流程中所涉及的相关排放边界、清单分析、影响评价、以及计算方法进行阐述。完善与明确了工业副产氢“从摇篮到大门”的计算方法与流程。
在此次标准编制过程中,国富氢能充分发挥技术优势与行业经验,与专项工作组,行业专家、科研院所及上下游企业,围绕行业痛点与技术难点展开多轮研讨。通过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完成标准条款的起草,并广泛征集社会意见,确保标准的科学性、适用性与前瞻性。该标准聚焦工业副产氢制取过程的关键技术指标、工艺流程及质量要求,填补了国内相关领域空白,为产品后续相关碳资产开发以及氢碳协同发展提供了权威依据。

作为绿氢制取的核心装备,水电解制氢装备生产过程的低碳化也是实现绿氢全生命周期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此次研讨会上,国富氢能与上海环交所正式签署电解槽碳足迹认证合作协议,双方将基于ISO14067、PAS2050国际标准,构建覆盖原材料开采、部件制造、装配调试、仓储运输等全环节的碳核算体系。此举标志着国富氢能在完成副产氢碳核算标准制定后,进一步向绿氢装备碳管理领域延伸,形成全谱系碳计量能力。
在国际可持续发展的浪潮与国家双碳战略的实施背景下,国富氢能不单单为氢能产业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在氢碳协同的道路上积极探索与深耕,从内部企业碳盘查,到产品碳足迹管理,实现了企业发展低碳化、产品生产低碳化的发展道路。未来随着国家战略布局,积极出海开拓。在海外氢碳协同道路上继续优化与布局,并积极参与国际氢碳标准制定、示范项目打造与推广、开发氢碳市场与交易。为我国氢能产品接轨海外、提升中国氢能装配国际市场竞争力,贡献方案与智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