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管廊:综合管廊环境监测,管廊安全实时监测系统
地下管廊汇集了城市的各种生命管线,关乎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城市正常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地下综合管廊具有扩容方便,检修、维护便利等突出优点,在新建城区或具备建设条件的地区广泛采用。但若疏于管理,会出现诸如井盖被盗,隧道进水,隧道内空气质量不及格,有害气体超标,造成隧道火灾隐患等多种问题,从而影响电力电缆安全运行。综合管廊监控系统能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是保障地下综合管廊安全运营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管廊运营管理环节的重中之重。
综合管廊监控系统根据监控的具体需求在合适的地点安装多种类型的传感器,并根据传感器的位置布置、信号输出状态、电源要求、网络状态等进行分析,选择出***适合现场且建设成本***低的监控箱布置、网络选择等具体的现场解决方案。数据采集至数据中心后,通过平台软件将现场实时工况直观的展示出来,并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来提供一些更高级的功能。
按照综合管廊监控系统子系统分类:
设备综合监控系统
环境监测系统
通信系统
火灾/可燃气体报警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
IP电话系统
入侵检测系统
监控中心计算机系统
1 环境监测系统
环境监测系统实现对全域内环境参数和状态全程监控,其中气体监测包含有害气体监测(H2S、CO、CH4)、氧气含量监测以及易燃气体监测。气体、温湿度探测器连接至本分区的设备采集模块,有害气体含量超标或者氧气含量过低时,系统声光报警,提醒工作人员采取相关措施。
还需要对综合管廊进行实时在线沉降监测,每个沉降监测点选用一台静力水准仪,防止管廊沿线下沉或下沉不均匀导致廊内管线破损。
2 设备综合监控系统
设备综合监控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为核心,对管廊内通风设备、排水泵、电气设备等进行状态监测和控制,接入管廊内风机、防烟防火阀、管廊内部照明、浮球开关、水泵设备、防火门、液压井盖等设备。可就地自动和手动以及远程控制。
控制模块采用独立CPU设计,可逻辑编程;
具有数字量输入与输出、模拟量输入与输出;
控制模块与交换底板采用以太网方式连接,实现控制的远程状态监测以及输出的远程逻辑控制。
3 火灾/可燃气体报警系统
天然气管道应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并联动启动天然气舱事故段分区及相邻分区的事故通风设备。
天然气管廊按照特定距离设置一个防火分区,设置甲烷传感器实现天然气管廊的可燃气体在线探测,并配置超限报警;
当天然气管廊的可燃性气体达到爆炸下限值25%时,启动事故段分区及其相邻分区的通风机。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环境监控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新方向,是对综合管廊内通风设备、排水泵、环境和照明设备等,进行状态监测和控制,设备控制可采用远程或就地控制方式。便于进行集中实时监控、管理、检修、日常维护等,提高了城市管理效率,减少了人力、财力、物力的巨大浪费,促进城市不断向着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环境监控系统利用环境与设备智能监控系统,通过传感器对周遭环境温度湿度、风机状态、水位等进行实时检测、分析数据,如检测值超过设定值则自动发出预警信息,实现对地下综合管廊内环境的实时监控管理。
工作人员可直接通过该系统对管廊内设备状态进行操作,并且可以根据监测数据的采集记录,分析设备使用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设备运行方案,进行有效的管理并节约能源。
综合管廊又称“共同管沟”, 就是把市政、电力、通讯、燃气、供水排水等各种管线集于一体,在城市道路的地下空间建造一个集约化的隧道。综合管廊短则几公里,长则数十公里,巡检人员不可能实时完全掌握综合管廊的运行工控。因此综合管廊监测系统成为管廊管理环节中的重中之重。
综合管廊监测系统是一个多方面综合监测系统,主要包括对管廊内部环境(温湿度、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积水情况等的监测),管廊入口及内部的视频监测,管廊排风系统的监测,管廊照明系统的监测等。
综合管廊监测系统概述
管廊监测系统的设计思想是根据监测的具体需求在合适的地点安装多种类型的传感器,还要根据传感器的位置布置,信号输出状态,电源要求,网络状态等进行分析,选择出***适合现场且建设成本***低的监测箱布置、网络的选择等具体的现场解决方案。数据采集至数据中心后,通过平台软件将现场实时工况直观展示的出来,并通过对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来提供一些更高级的功能。
管廊安全实时监测系统,城市管网监测系统
综合管廊监测系统网络拓扑图
综合管廊监测系统的子系统
综合管廊监测系统包含若干个子系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一个或多个子系统,例如:
1、综合管廊运行工况多点监测视频监测系统。
2、综合管廊红外报警实时视频监测系统。
3、综合管廊环境实时监测系统。
4、综合管廊内管道等设备监测系统。
5、综合管廊照明系统自动监测系统。
6、综合管廊空气自动循环系统。
7、综合管廊阀门自动监测系统。
综合管廊监测系统的产品适应性
1、首先无论是传感器与数据采集终端,外壳防水性能必须达到IP68。
2、传感器与数据采集终端的供电方式优先选择电池供电,其次采用外置太阳能去电方式,只有在以上两种供电条件不满足的情况下,才采用220V市电供电,且电缆需采用防水电缆,来保证人员的安全。
3、传输网络优先选择无线通讯方式,但是有时需要考虑传输带宽的要求,光纤与4监测都能达到视频数据传输的带宽要求,具体的选择还需要进一步的考虑通讯的相关成本。
综合管廊监测项目新闻
近百套RTU在内蒙古地下管廊监测项目中成功应用
近日,在内蒙古地区地下管廊监测项目中,应用了近百套平升电子RTU,为实现对综合管廊的供水管网压力、流量以及燃气阀门井甲烷浓度的监测,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对于降低市政设施维护难度和成本,保证综合管廊的健康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