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光伏预制舱?
光伏预制舱是现阶段光伏发电厂所配备光伏发电项目中的输配电专项设备,其自身内部包含智能化输配电相关管理电器元件,可实现远程传输、数据自动化分析处理、紧急响动应急处理等无人化管理的需求,较大程度的降低了光伏发电厂自身人力、物力资源的使用。
预制舱升压站是高度集成的变电站,在工厂里进行预订、预装置、通过优化变电站的总平面布置,从而减少了其面积。相对与传统变电站,预制舱没有主体建筑,高低压电气室均采用了预制舱形式,根据需要,还可以安装其他的辅助设施,预制舱变电站相比传统变电站减少了20%左右的占地面积。

背景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可再生资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大力扶持,光伏电站迅速崛起,光伏发电设备产品更新换代,发展迅速,为了满足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需求,国家电力部门提出采取具有智能运维,无人值守以及缩短建设施工周期的预制舱式光伏升压站来进一步促进信息化智能化在光伏电站的应用,推动光伏新能源发电的发展。
光伏预制舱式升压站辅助监控系统
根据项目需求,光伏预制舱式升压站辅助监控系统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子系统:微气象系统、视频监控系统、周界报警系统、门禁对讲系统,动力环境监测系统、辅助设备控制系统。
主控楼楼顶宜配置 1 套一体化微气象传感器,采集室外温度、 湿度、风速、风向、气压、雨量等数据。
视频监控系统
根据本项目的图纸及甲方要求,共设计安装16个监控点,全部都是动点,包括4套云台,2套室外球机,10套室内球机。
为了放置非法人员翻墙而入,特别在整个升压站周边安装周界报警系统,周界分为砖墙部分和围栏部分,其中西侧靠山体的部分为砖墙,其他三面为围栏,大门口设在南面。周界南北长180米,东西宽60米,周界为方形,四面墙没有拐弯和弧度,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设计安装5对主动红外对射,其中东西两侧设计各安装一对250米的四光束红外对射,北侧安装一对100米的三光束对射,南面门口两侧各安装一对50米的三光束对射,通过对射支架或立杆安装在各段周界的两端,这样便可以有效的防止非法人员的入侵。
在门口放置一台人脸识别机,如果是大楼内部人员,可以通过已经授权的门禁卡,刷卡进入,所有门禁卡为非接触时近距离读卡,方便实用,安全有效。
当有陌生人来访时,可以通过对讲呼叫传达室,传达室的值班人员确认来宾后,可以远程开门,让来宾进入。
安装在监控室内,通过采集和传输技术的应用,利用智能环境监控主机,可以实时监测某些重要场所和设备的工作环境(如室内温湿度、漏水、水位、有害气体、含氧量、烟雾、明火等)。
辅助设备控制主要是对一些设备进行开关控制,主要控制设备是:照明设备、风机、水泵。具体功能如下:
(1)根据浸水探测器返回的信号或远程控制,主控主机开启或关闭水泵,完成对积水的清除。
(2)根据温湿度探测器返回的信号或远程控制,主控主机开启或关闭风机,完成对室内空气、湿度、温度调节,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3)根据时间或远程控制,主控主机开启或关闭照明灯,完成对室内光线补充,协助摄像机进行视频采集。
方案配置
根据项目要求和项目提供的平面布置图,可知每个预制舱分为高压、低压两部分。
此次10kV预制舱项目有五台预制舱,每台预制舱中设有高压柜、低压柜若干台。项目需配置温湿度传感器,红外、烟感、水浸等传感器,通过智慧配电站房辅助监控系统集中采集监控管理,达到数据集中管理、分析处理的功能,具体功能需求如下:
1、针对每一条电缆沟进出线处,需要配置水浸传感器,实时监测电缆沟内的水位情况;
2、每个预制舱配置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环境温湿度数据并上传至系统;
3、每个预制舱配置适量的烟雾传感器、明火探测器来监测环境状态,状态信息采集到系统,并在人机界面实时刷新;
4、每个预制舱门口安装红外双鉴探测器,采用红外和微波双重检测,防止误报漏报;
5、每个预制舱安装一套指纹锁门禁控制器;
6、多用户权限管理,便于分级操作;
7、一个预制舱配置一个智慧配电站房辅助监控系统壁挂箱,进行数据状态的采集显示、事件告警、曲线查询等操作。

现场安装
温湿度传感器75平米以配2个;安装在配电柜运行区的背面或侧面,据地1m左右,尽量避开空调出风口;
水浸传感器在变电站电缆沟进出线的地方各配1只,探针距沟底1-5cm,检测器在盖板下5cm处,如果是地下变电站,则传感器装在进口墙壁上,探针距地面1-5cm,检测器距地面1m以上;
烟感是吸顶安装,一般装在柜子上方,每排10面柜子左右的话配3个左右;
门禁系统包含门禁控制器、读卡器、磁力锁、开门按钮,读卡器安装在门外,距离地面1.2-1.4m处;开门按钮安装于门内距离地面1.2-1.4m处;磁力锁一般安装于门框中间位置;
红外双鉴探测器在门口配置1只,安装于门内侧的墙壁上,距离地面高度2m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