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导叶式的海水发电单元 |
申请号/专利号: |
201120038156.0 |
申 请 日: |
2011.01.31 |
名 称: |
一种组合导叶式的海水发电单元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3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主分类号: |
F03B13/14(2006.01)I |
分案原申请号: |
|
分 类 号: |
F03B13/14(2006.01)I;F03B13/26(2006.01)I;F03B3/12(2006.01)I;F03B3/18(2006.01)I |
颁 证 日: |
|
优 先 权: |
|
申请(专利权)人: |
*相关专利 |
地 址: |
266034 山东省青岛市市北区佳木斯二路55号楼4单元101室 |
发明(设计)人: |
宋文复 *相关专利 |
国际申请: |
|
国际公布: |
|
进入国家日期: |
|
专利代理机构: |
|
代 理 人: |
|
想进一步了解专利详情,请 |
 |
想以后再联系,请 |
 |
|
|
专利描述: |
本实用新型一种组合导叶式的海水发电单元适用于海浪发电,海浪波能发电,潮汐发电和海流发电等。主要由叶轮机和发电机组成,是可以产生较大功率直流或交流电的发电单元。由于叶轮机上众多独立的导叶可以覆盖很大的海面或海流截面,每个导叶都可以同时吸收复杂变化着的海浪能,产生很大的同向推力,共同推动叶轮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出较大功率电能。若多台发电单元用电缆并联在海面,就可以建成海上大型的发电场。发电单元适合工厂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和组装。由于浮于海面运行,故拖放容易且无基础建设,可以采用边投产发电、边扩大并网规模的集约化建设生产模式,故投产快经济周期短。叶轮机还可作为漂浮的海上动力输出单元为设施提供动力。
概述:目前本技术处于可行性研究和设计阶段,只经过模型在空气和水池中模拟海浪进行试验,成功证明了本技术的关键—— 叶轮机众多的“导叶”通过“可变翼”的特性可以在海浪上下水流的作用下产生连续定向的水平推力,可以共同驱使叶轮机持续向一个方向转动,证明了“可变翼”转换海浪能的原理是可行和可靠的,那么也就证明可以带动发电机发电了。
目前,海浪波能发电功率较小的问题在领域里是一道难以逾越的“难点”,目前虽然海浪波能发电方法很多,发电也很成功,但都被“功率小、成本高”所困扰,在离岸深海的滔天大浪中固定成本太高,故难以推广。
本技术已经实现了对大面积海浪“波能”的利用(尚无样机),(理论上)单机可以发出较大功率的电能,通过估算发电成本可低于0.3元以内。
大家可以搜索:可变翼海浪波能发电机组等相关网页了解。 |
标签:海水发电 海浪发电 海浪能 |
|
 |
|
相关产品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