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塔架材料选择需综合考虑塔筒高度、运输条件、地形及经济性等因素。以下是具体选择策略:
钢塔适用场景
高度≤125米:常规钢塔成本优势明显,适合运输条件良好的平原地区。
高度125-140米:需采用分片钢塔(底部三段分片组装),避免运输限制导致的非线性重量增加。
轮毂高度≤140米:钢塔凭借材料与施工优势,经济性更优。
混塔适用场景
高度≥140米:混塔通过高刚度、预制构件优势,突破运输限制,经济性随高度增加显著提升。
轮毂高度≥165米:混塔成本优势明显,尤其适用于高海拔或复杂地形项目。
分布式或少量项目:混塔模具摊销成本较高,建议优先选用分片钢塔。
特殊地形选择
山区或征地困难区域:混塔需更大作业平台(3000㎡),征地费用可能更高,需综合评估。
桁架塔:自重减轻35%,但需进行气动弹性分析,适合运输受限的山区项目。
经济性平衡点
120-140米:钢塔与混塔经济性相近,需结合具体项目参数(如风机型号、运输条件)综合决策。
规模化项目:混塔通过模具摊销可降低单位成本,经济性更优。
选择时需重点考虑塔筒频率避开共振区间(1P/3P各10%以上),并采用“发电量+安全+成本+交付周期”综合寻优算法进行定制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