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氢能,构建氢电耦合系统是加快能源低碳转型进程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氢能供给端,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是未来最有潜力的绿氢制取方式。随着相关技术加速迭代和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电解水制氢技术经济性有望不断提高,由清洁电能转化为绿色氢能的比例将逐步提升。根据国内外有关机构预测,到2060年,我国氢能年需求约1亿吨,其中约80%将来自于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取的绿氢。在氢能消费端,电能和氢能均为重要的二次能源,在交通、储能、建筑等领域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氢能和电能互补应用潜力巨大;氢燃料电池发电、氢燃气轮机发电等技术实现氢能到电能的转化,支撑氢能发挥其长周期、大规模储能的独特优势,弥补电能不易长时间、大容量储存的不足。
2025年6月30日-7月1日,“CGH2025中国绿氢博览会 & CEC2025中国电解槽大会”将在青岛举行。北京科技大学特聘副教授胡松出席大会并分享《氢电耦合系统关键问题及应对措施》的主题报告。

胡松,北京科技大学特聘副教授,清华大学博士后,都灵理工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电制氢系统、电氢热一体化系统、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混合能源与动力系统仿真、匹配、优化、控制。先后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创新中心开放基金、广东省粤佛联合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等纵向项目6项,重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信部重大专项、荷兰壳牌项目、德国博世、意大利菲亚特项目等国家(省部)级纵向/企业横向项目20余项。已发表SCI/EI论文超50篇,被引超1100次,H指数16,高被引论文2篇,授权发明专利超25项,软件著作权4项。担任《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Applied Energy》《eTransportation》《Fuel》《Energy》等SCI顶级期刊审稿专家,《Processes》绿氢特刊客座编辑、《Electronics》期刊技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IEEE PES中国区储能技术委员会氢储能技术分委会理事、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氢能专业委员会委员。荣获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业成果奖二等奖(1/5)和一等奖(2/6)各1项、河南省优秀科技论文一等奖1项、“江苏省科技镇长团南通市优秀团员”称号。

CGH 2025 第二届中国绿氢博览会
CEC 2025 第二届中国电解槽大会
2025年6月30-7月1日
山东青岛
活动官网:http://www.china-nengyuan.com/CGH/
《2025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指出,加强氢能、绿色液体燃料等领域标准供给,稳步发展可再生能源制氢及可持续燃料产业,稳步推动燃料电池汽车试点应用,有序推进全国氢能信息平台建设,稳妥有序探索开展管道输氢项目试点应用,推动各地建立完善氢能管理机制,深化与“一带一路”国家风电、光伏、氢能等领域合作。
今年,全球氢能网H2.china-nengyuan.com旗下全球氢能大会组委会继续深耕氢能领域,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使命,通过整合资源、创新形式、深化合作,举办“2025 第二届CGH 中国绿氢博览会”和 “CEC 2025 第二届中国电解槽大会”续写氢能活动新篇章。
T展台¥18800/展位,A展台¥13800/展位

咨询活动请联系:董经理 19957156850(微信同号)

线上报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