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从7月1日起,全国除西藏和新疆、台湾以外的29个省(区、市)将实行居民阶梯电价,阶梯电价方案把居民每个月的用电分成三档,第一档是普通家庭用电,第二档是文艺家庭用电,第三档是富贵家庭用电。第一档覆盖80%的家庭,第二档每度提价5分钱左右,第三档每度调高3毛钱左右。
发改委此次施阶梯电价的理由是完全无可挑剔的: 中国资源匮乏,利用价格杠杆调节居民能源消耗,促进节能减排。据调查中国5%的富贵家庭消费了约24%的居民用电量,这意味着以前的低电价政策的福利更多地由富贵群体所享受。所以对我们这些普通家庭来说,大家应该拍手称快,国家的政策终于第一次真正的向咱们普通人倾斜了一次。可是,欢呼过后,一种悲凉才下眉头又上心头。谁都明白,居民用电量的消费能力直接关系到家庭的财富水平。住平房的用电当然用不过住别墅的,家有糟糠的用电当然用不过三妻四妾的,骑自行车的用电当然用不过开劳斯莱斯的。这个数据的背后就是中国5%的富贵家庭占据了约80%的居民财富的事实。它变相地表明,国家已经承认国民间的贫富差距在加大, 且大到了不得不采取措施的地步。阶梯电价是为了平衡贫富间的用电量,阶梯收入所得税率和房产税是为了平衡贫富间的收入差距。先不管这些阶梯是否管用,一个又一个的阶梯的设置无形中将社会上人和人的距离在拉大,阶层和阶层间的界限越来越明晰。电价的阶梯就是居民财富的阶梯,社会阶层的阶梯。此时此刻, 处在普通人家庭的我们不得不开始担忧,法律的公正、教育的权利、市场竞争的公平是否也会存在隐性的阶梯呢?(作者 和海一样的新能源 微博) |